铜器玩的就是个“锈”字
日期:2019-11-20 浏览:0次 
铜器玩的就是个“锈”字

上周五是本次鉴宝活动的最后一天,与前两次活动相比,这次活动的主题——铜器似乎显得比较大众化,因此前来鉴宝的市民也比往日有所增加。除此之外,由于活动渐入尾声,一些没有来得及参加的其它宝物持有者也纷纷赶来“凑热闹”,这一度使空间有限的鉴宝现场显得拥挤不堪。在大家如此高涨的热情下,原本安排两个小时的活动也不得不延长一个小时,直到最后一名读者满意地收起宝物,为期一周的鉴宝活动才正式落下了帷幕。

打磨除锈古铜镜价不高

上周五这次鉴宝活动的主角,是天府热线收藏频道的主编王瑜老师,拥有30年鉴宝经验的王老师对于铜器类古玩的鉴别自然是游刃有余,在耐心细致地为大家鉴定宝物时,还不忘讲解一些铜器收藏知识,以及鉴别真伪的常识。

当一位姓黄的先生将一面打磨光滑的古铜镜递上来时,王老师的脸色顿时暗淡不少:“实在太遗憾了,这本是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清代古铜器,但在此时看来却已逊色不少。”就在黄先生对此大为不解时,王老师说出了其中的道理,“我们在判断铜器的价值时,锈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锈色自然且保存较好的铜器,往往市场上的价值较高。这件藏品虽然年代久远,但大多数的锈迹都被人为打磨掉,本身价值也会因此大打折扣。”据王老师介绍,现在市场上也有许多伪造锈色的铜器,商家大都是采取化学药品腐蚀或是深埋的方法,以使铜器出现锈斑,“不过赝品也容易识别,自然生成的锈迹不易脱落,而那些伪造的锈斑往往用手就可以磨掉。”听过专家的解释,黄先生表示有些后悔,“如果早接触这些知识,我就不会做傻事了。”

经验老到持宝人当上“专家”

特地从温江赶来的易大爷无疑是现场的明星,他带来的一大袋铜器古玩经鉴定几乎全是真品,尤其是一件巴掌大小的清代铜佛像,就连把玩了几十年古铜器的王老师都啧啧称好。“这位老先生一定是位行家,相信经营古玩也有些年头了吧?”面对大家的疑问,易大爷却显得十分谦虚:“我算不上什么行家,也从来没想过靠此发财,只是玩的时间长了,自然有了一些心得。”易大爷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收集古玩,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想拿到手上把玩一番,时间一长,也便养成了收藏的习惯,“这些东西都是这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其中有的是家传,有的是地摊上买来的,还有一些都记不得是怎样弄到手上的了。”

随后的时间里,易大爷几乎成了会场里的“二号专家”,每当王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便站在桌旁,自告奋勇地充当起“预检员”,而经他检验的结果,几乎都能得到专家的肯定。

用心收藏假古董也喜欢

一位姓张的婆婆这天显得有些郁闷,喜欢收藏古钱币的她带来了一大盒成串的铜钱银币,但没想到经专家鉴定后,几乎全部都是赝品,“从外表上看,这些钱币的做工非常粗糙,而且锈色也不自然,有的地方都可以用手磨掉,所以很显然是赝品。”听了这话,张婆婆似乎有些不大服气,她告诉专家,这里面的许多银币都是民国时期制造的,属于经常把玩的传世品,因此不可能有锈迹。对于这种说法,王老师也有自己的解释:“传世品的确不会出现锈迹,但时间一长,它的外表也会形成一层很厚重的包浆,使铜器表面看上去比较光滑,这些银币虽然看上去陈旧,但几乎看不到包浆,因此可以判断其年代并不久远。”

得到这样的结果,张婆婆自然有些失意,然而即便如此,她仍然十分看重这些“宝贝”。张婆婆说,为了这些钱币,她可谓是费尽了周折,花去了不少时间来收集,这次鉴定出来是假货,自然不免有些失望,“不过没关系,即便是假的我也喜欢,只要是用了心去收藏的东西,都是我的‘宝贝’!”

鉴宝专家:民间收藏水平渐高

本次天府热线收藏频道的王瑜老师是个忙人,他不仅要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还要作为专家为大家现场鉴宝。“作为鉴宝者,我们这几天的收获也很多,没想到在民间也能看到许多精致的宝物,这也是我们专家团所没有想到的。”王老师说,“但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不少难得的真品,这说明我们民间的收藏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这对于整个古玩界来说是一个好现象。”不过,王老师也要提醒那些手持真品的民间藏家:切莫因自己手中有真品而骄傲自满,古玩收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旦停下脚步,就意味着艺术本身的贬值。

现在大多数的收藏者还是处于比较肤浅的初学阶段,缺乏相应的常识是造成他们收藏失败的根本原因。对于这部分人,王老师给出几点建议。

首先,作为收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和历史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两点,才能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其次,玩古玩应该多看实物多实践,只有走进博物馆和古玩市场,接触真正的历史文物和收藏品,才能积累到一些基本的经验。当然,书本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切忌去钻牛角尖。最后,当你感觉准备就绪,可以出手时,还得先找一个有经验的前辈带领一下,以免初次入行就上当受骗,当然,选择的对象也得是有能力、有水平,最重要的是道德素质较高的人。

  学习鉴赏知识收藏少走弯路

“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搞几次,我们还有好多的宝贝没让专家鉴定呢!”上周五,伴随着最后一次铜器鉴定的结束,本报与天府热线收藏频道联合举办的首次免费鉴宝活动正式落下帷幕,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收藏频道的编辑部里每天都要迎接数十名热情的持宝者,即便是在没有活动安排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凡是参加了活动的读者都表示,宝物本身的真假其实并不重要,能从几位鉴宝专家身上学到古玩鉴赏知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便能在今后的收藏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虽然还是可能被骗,但心里至少有了些底!”

锈迹和包浆辨铜器真伪

在如今赝品充斥的古玩市场上,古铜器自然也是广大商家争相伪造的对象。有些赝品的确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就连专家也不一定能立马识别。为此,我们只好再次麻烦鉴宝专家王瑜老师,请他为大家讲讲铜器鉴别上的学问。

王老师称,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判断一件铜器的真伪,主要还是从其外观上看,具体地说就是锈迹和包浆,而这两点也正好是商家们作伪的重点环节。“通常情况下,发掘品的伪锈作法有两种。一是将铜器放人醋酸中,然后埋入地下,这样很快便能生成锈色;二是将铜器放人盐卤(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铜器表面粘锈。当然,如果你手上的宝物是传世品,商家们则更加看重铜器表面的包浆,他们往往习惯将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以此形成漂亮的包浆。”

那么,在如此缜密的作伪手法下,如何才能有效鉴别真假铜器呢?据王老师介绍,判断一件铜器的真假与否,首先还是得看外观,“真品铜器上的锈色往往是深入铜器表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不容易被擦掉。而伪锈则不然,由于往往是做在铜器表面,所以也被称作‘浮锈’,这种锈比较轻浮,容易税落,往往经碱水一煮便不堪一击。同时,传世品的包浆真伪也易识别,真品包浆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除此之外,铜器的气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赝品多用化学物质来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则没有这种怪味。“当然,仅凭这些来判断仍然是不够的,铜器的铜质、声音、做工等等,都是辨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而这些一时难以解释清楚的东西,只能靠大家在今后的收藏中慢慢积累。”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良渚文化玉器(一)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紫砂投资:谁在hold江湖?
品鉴会上不乏名壶。  紫砂壶一旦与资本联姻,就有了说不完的故事。继2010年紫砂风暴后,2011年紫砂又...
隋文帝杨坚饮茶治头痛
南北朝之前﹐从目前已知的文献记载来看﹐饮茶之事以四川和江南地区相对为多﹐这与我国茶叶生产以长江流...
中国名优茶的茶名传说(整理)
中国名优茶的种类不少,传说也很多,这里小编整理了部分中国名优茶的茶名传说,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国名...
第五届石家庄北方茶博览会9月正定举行
图为:第五届石家庄(正定)北方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以“弘扬中国茶文化,推进北方茶贸易”为宗旨...
昆明的迎客九道茶
昆明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