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淄博窑瓷祖探秘
日期:2012-12-05 浏览:865次 
宋代淄博窑瓷祖探秘

淄博古瓷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迄今发现的诸多淄博古瓷窑遗址中,淄博市博山城大街南头一带,因旧城改造发现宋金时期大片瓷窑遗址,出土器物丰富,釉色、纹饰精美,令人瞩目。在品种繁多的宋代古瓷器中,发现有三彩和单色釉瓷祖(即男性生殖器模型)。现将作者收藏的瓷祖实物介绍于后,并就瓷祖的相关问题做些探讨。

  1.三彩釉龙含瓷祖

  全长16.5厘米,中间直径4厘米。中空,胎厚1厘米。龟头有尿孔,后部为一龙头,张口露齿,口含瓷祖。整条瓷祖既象是被蛟龙吞含,又象是被蛟龙吐衔,令人生畏。末端有对穿小孔,似为系绳悬挂或连接之用。

  瓷祖通体施釉,未端露胎。头部为黄釉,未端龙头施绿釉,色彩鲜艳,露胎部分黄中透红。

  2.黄褐釉瓷祖

  全长18厘米。头部直径5厘米,后部直径4厘米,中空,胎厚0.5厘米,龟头有尿孔。通体施黄褐色釉,根部露胎,胎色黄中透红。根部有对穿小孔。

  3.绿釉瓷祖

  全长19厘米,头部直径5厘米,后部直径4厘米。中空,胎厚0.5厘米。龟头有尿孔,根部有模压云纹。通体施绿釉,釉层有脱落。

  4.三彩釉瓷祖

  是其中直径最大的一件,只剩头部。直径6.5厘米,残长8厘米,中空,胎厚1.2厘米,有尿孔,施黄、绿、褐彩釉。

  5.白釉瓷祖

  只剩头部。残长6厘米,直径4厘米,中空,胎厚0.4厘米,无尿孔。施白釉,光滑圆润。

  6.彩釉瓷祖

  是其中直径最小的一件,根部残缺。直径2厘米,残长4.5厘米。中空,有尿孔,施透明釉,釉正面透出淡黄绿色,小巧精致。

  瓷祖发现于窑址废墟大量堆积的碎瓷片中,大多残破不全。从收集范围看,分布很广,在诸多分散的瓷窑周围均有,说明当时生产瓷祖有一定数量。那么,这些造型逼真、釉色美丽的瓷祖,当时是做什么用的呢?笔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并参考当地民间传说,初步推论如下:

  一、崇拜物

  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屡屡发现有石祖、陶祖和木祖。如黑龙江齐齐哈尔郊区和西安客省庄二期文化发现的石祖、湖北屈家岭发现的陶祖、新疆哈密、鄯善和阿拉沟发现木祖等。在科学发掘的宋代墓葬中,也曾发现过瓷祖。

  这些不同材质的男祖,应该是一种祖先崇拜物,是母系社会解体后,父权制兴起的产物,是女性崇拜转变为男性崇拜的象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处于原始图腾崇拜的先民们,开始把男性提高到主导和支配生育的地位,瓷祖逐渐成为生育崇拜的偶像。

  古代天、龙是男性的象征,龙飞舞于天和行云下雨就是男性性活动的隐喻。女性的象征是被天统治着的地,天降云雨于地,地上才能万物滋生。人们用这样的观念对“祖”进行崇拜,在当时应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习俗。受这些思想的长期统治,在整个封建社会,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已成为至高无上的理念,那些没有男孩或孩子少的人,怀着这样的理念,请瓷祖为偶像,顶礼膜拜,虔诚求子,应是当时宋代淄博窑生产瓷祖的社会背景之一。

  二、避邪物

  由于长期对瓷祖的崇拜,也自然就认为瓷祖是一种灵物和吉祥物。《易经》把男性看成是天、是阳气、是刚性,那么,男性的阳具有压阴避邪功能也就顺理成章了。据博山山头一带瓷窑工人传说,旧时瓷窑点火烧瓷,在拜完窑神后,要专门供奉瓷祖,并把它悬在窑门一定位置,以防止邪鬼野神破坏干扰烧瓷火候,保护窑炉烧瓷成功。

  三、特殊需要物

  既然社会上有了瓷祖这种东西,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女性可能也买来作为它用。古代士大夫奉儒学为神明,平民百姓们则按道家或佛家思想行事,由此形成许多违背正统儒家学说的性道德和性风俗,于是也就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人群需要瓷祖,这样就会促进瓷祖的生产和销售。据当地老人回忆,确曾有过半公开销售瓷祖的商贩,据说在清末民国时期,东北人曾制造一种叫做“木耳嗙(pǎng)子”的男根,销售给一些特殊人群。至今在博山的某些地方,当男人和女人开玩笑时,有时还戏谑“给你捎个木耳嗙子来”。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初识明清中国外销瓷 下一篇抒发长征情怀的两巨作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普洱茶四大产区
云贵高原种植古普洱茶的区域,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型气候。严格说来,云南省并没...
茶艺表演最早的话剧
我国的功夫茶艺最早是出现在闽南的潮汕地区,如明屠隆的《考槃馀事》、清寄泉《蝶阶外史·功夫茶...
中国茶在韩国只剩绿茶了
据记载,中国茶传入朝鲜半岛时,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有助于修行的饮料,饮茶之风曾随着佛教的兴盛达到顶...
“吴裕泰” 百年的茶庄
吴裕泰茶庄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始建于1887年,初名吴裕泰茶栈。&ldq...
英雄不可丈量!【无量山茶区】
无量山又名大围子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得名“无量&rdqu...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