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似锦的南朝书法
日期:2012-07-12 浏览:476次 
繁华似锦的南朝书法

刘裕篡晋改国号为宋,经历齐、梁、陈四朝,至陈后主为北周杨坚所灭,前后历一百六十九年,四朝在南方,帮史称为南朝。

南北朝书法繁华似锦。察其流源,皆出钟繇、卫瓘、索靖等人,大同小异。北朝多碑,造像记,墓志等;南朝禁碑无此物传世。唯有云南境内的《爨龙颜碑》和江苏镇江焦山的摩崖刻石《瘗鹤铭》为南朝存物。

南朝书法,继续沿袭东晋以来的二王书法。南朝初时,羊欣的真书,孔琳之的草书,萧思话的行书,范晔的篆书,号为四妙。

下面分别向读者介绍南朝四位著名书法家,从中所略知书法源流的来龙去脉。

羊欣,泰山南城人。王献之的外甥。官至中散大夫。羊欣十二岁时,其父为乌程令,随父在任所,王献之为吴兴太守,时常支乌程,见欣习书,甚爱之,亲授以笔法。深得王氏家传,书艺独俱。人称“羊欣善真书,献之以后可以独步”,故谚语有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有与献之并列之意。

王僧虔,南齐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孙,官至侍中。善正行书,能继承祖法,书法以纤劲清媚。说来也巧,其祖王献之曾为吴兴太守,后来王僧虔亦同受此职,两人均以书法名世,前后辉映,实为难得。

宋孝武帝刘骏善书,想独霸书坛,对于王僧虔在书法上胜过自己,心中不快,王僧虔有所觉察。为免遭不测,保全性命,恩之退策,逐渐改用秃笔,就是故意用秃笔写字,以此免除孝武帝的嫉妒之心,让他三分。没想到用秃笔写出来的字也是“雅有逸趣”。

后来齐高帝萧道成亦善书,自视功力不凡,常和王僧虔比高论低。有一次,齐高帝问王僧虔道: “你我书法谁为第一?¨王知高帝发问的本意,巧答日“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臣书为群臣中第一,陛下书帝王中第一。”对答的奇妙,高帝笑道: “卿可谓善自为谋”。王僧虔在回答问题时,既不贬低自己,又保高帝的面子,君臣皆喜。

萧子云,字景乔,齐高帝孙。梁代最著名的书法家,善真书草隶,梁武帝萧衍非常推重其书,“当与元常(钟繇)”并驱争先"。

萧子云为南阳太守时,百济国遣使臣来健康求其书,当时了正准备乘舟待发,使臣早在岸上等候,望般三十余步,行拜而来,萧子云遣手下人问明情况,使臣首“侍中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在名迹。”他就此停船三日,为使臣书字三十九张。获得金货数百万。

古时候,皇帝和书法家使用的毛笔都非常精良。唐朝皇帝每天要使用一支笔,而且是全国最好制笔工匠特制的。汉代皇帝使用的笔,以秋免毫制成,笔杆上镶嵌上玉、石、翡翠珠宝,一支就价值一百两金子。古时毛笔的种类有兔毛、鼠须毛,鹿须、黄鼠毛等等。据说萧子云的毛笔是以胎发为心制成的,他曾用这种笔,在寺院的墙壁上,写过一个飞白体的大“萧"字,后人取其壁,以为奇观。有个叫李约的唐人。得到此字,特地建造了一座“萧斋"。供人观赏。

陶弘景,字通明,南京人。工草隶,善琴棋好道术能绘画。对历算、地理、医药都有一定的研究。齐高帝时,管拜左卫殿中将军。到梁朝时,他隐居句曲山,梁武帝聘他任职:坚辞不受。后来每当朝廷有什么大事,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和看法,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小时家境贫寒,终字买不来纸笔,四五岁时以荻(象芦苇花似的一种植物)为笔蘸泥练字,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书法,尤精行书,据传江苏镇江焦山的摩崖刻石《瘙鹤铭》为他所书。

清人阮元、包世臣等曾将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多学碑,书法粗犷浑然,方整严峻,南派多学帖,其书挺拔清秀活泼多姿。大概是因南北方人的气质不同所致,“书如其人” .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汉光瓷”---让中国瓷重新发扬光.. 下一篇繁昌窑青白瓷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茶艺与中国书法文化的不解之缘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艺师吴军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茶文化研究,日前,他创作了有关茶文化成语,由着名...
萧宽书法里的茶禅玄学
前几天,在北京参加茶事活动期间,笔者随同茶友诗人江云来到通州宋庄画家村的萧宽工作室,有幸当面欣赏...
张振国:紫砂与书法本就血脉相融
无论造型还是形制,无论情感还是境界,紫砂与书法有着天然而无法分割的紧密联系。侧、勒、弩、掠、磔与...
茶与书法的艺术融合
 提及文化一词,当然不能缺掉书画墨香了。籍春季广州茶博会之际,由著名书法家周树坚师生发起,以“中...
明代清代紫砂壶上的书法
 明清时期紫砂壶上的书法好似空谷幽兰,典雅清丽而古朴秀逸,真正体现了渐行渐远的晋唐书法精神和笔意...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