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戏金蟾——古钱上的故事
日期:2010-10-26 浏览:670次 
刘海戏金蟾——古钱上的故事

在民俗古钱中,有一类被泉家称之为“仙佛神灵”钱的,“刘海戏金蟾”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枚钱直径60毫米,厚3毫米,圆穿,属大钱类。其正面是一位头梳双髻、身着兜肚的活泼少年,以钓竿从河塘的芦苇丛中钓出一只金蟾,蟾很大,双睛凸出,栩栩如动,作挣扎状。少年(即刘海)则紧握钓竿双臂高举,歪头扭臀,用力拉竿,钓竿承重而弯曲。整个画面布局匀称,用笔简洁,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钱的背面则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道教符咒——雷令杀鬼(见图)。

这枚钱是人们为求吉驱邪而铸造的,道士可持之压禳,百姓可悬之镇宅,等等。

刘海钓金蟾是怎么回事?刘海的故事与道家又是什么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确有刘海其人。他本名刘操,字宗成,燕山(今宛平)人,生于五代时期。当时燕地属辽国,刘操青年时中辽国进士,五十多岁作了燕帝守光之宰相。有一天,府门外来了一位道士要求见他。见面后,道士向刘操借用一枚金钱,十颗鸡蛋。然后将十颗鸡蛋一个接一个地竖立于金钱眼儿上,蛋串摇摇欲坠。刘操惊恐地说:“这多危险啊,这多危险啊!”道士说:“你手握重权,身居高位,早已到了危若垒卵的境地,难道还执迷不悟吗?”刘操深深被触动,决定弃官不做,尽散家财,上华山与道士陈抟一起修炼去了。陈抟赐操道号“海蟾子”。而那位垒卵人就是仙人汉钟离。

刘操出家后潜心研究,刻苦修炼,终成大道。曾著有《海蟾子还丹歌》、《至真诀》(均收录在《道藏》中)。因之被道教奉为北五祖之一。

刘海蟾戏剧性的出家过程,刻苦修炼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在道教南北两派中的重要地位,自宋、元以来,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元世祖封其为“明悟宏道真君”,传说也越来越多。

在诸多传说中,以“刘海撒金钱”的传说流传最广。由于传说众多,不免讹误,竟将刘操散金钱修道一事演义为“刘海蟾撒金钱”故事,继而又演又为“刘海戏金蟾”等等。

“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形成很早,宋人李石所著《续博物志》中已有记载,元代画家颜辉所作《蝦蟆铁拐两仙人图》中之“蝦蟆仙人”即刘海蟾。明代的《四仙古像图》,刘海蟾亦位列其中。

明清和民国时期,我国北方的民间年画多数将刘海蟾画成两手持一串金钱翩翩起舞的招财童子、“利市仙官”。当代许多画家也都画过“刘海戏金蟾”的故事。我国一些地方戏曲中也有“刘海戏蟾”、“刘海砍樵”等剧目。

有趣的是:刘海蟾出家时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而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他却总是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童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的一则故事,说的是苏州一贝姓财主家,一天,门前来了一位少年,自名曰“阿宝”,说是前来作仆人的。正月十五元宵夜,他抱小主人上街观灯,过了大半夜才回来,急坏了主人。询问后得知:阿宝嫌苏州灯不好看,到福州去了一趟,主人不信,心想:两三时辰,数千里地怎可打来回。但小主人学说的地方和场景确实是福建,并且手里拿的鲜荔枝也是福建所产。又过了几个月阿宝从主人家水井中钓出一只三足蟾,以彩绳拴了,肩负而去。大家始悟阿宝原来是仙人刘海蟾所化。于是少年阿宝便成了后世画图中的刘海蟾形象了。

以刘海戏金蟾为题材的民俗钱不只本文所谈的一种,还有其他几种造型。在如今的一些古钱店里或邮币市场上偶尔能见到,皆明、清或民国时期所铸,以民俗钱的形式传播着这一优美的神话故事。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贵霜帝国和贵霜钱币 下一篇短期投资纸分币有风险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普洱茶质量追溯有保障——《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茶园登记证明管理办法》
6月18日,《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茶园登记证明管理办法》听证会在云南省农业厅举行,来自临沧、普洱、版...
明代清代紫砂壶上的书法
 明清时期紫砂壶上的书法好似空谷幽兰,典雅清丽而古朴秀逸,真正体现了渐行渐远的晋唐书法精神和笔意...
吹香嚼蕊,云在茶香——姑苏虎丘探梅、问茶、鉴泉--☆佛见笑
2007.1.29山庄拥翠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这个冬天不太冷,腊八节都过了两天,却还象早春一般。早晨的阳...
大益集团2010年推出精品陈年青饼-——“越陈越香”
在岁月中酿成的陈香陈韵,是优质普洱茶经典独具的魅力,是专业制茶人用心成就的结晶。2010年,大益推出...
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毛虫类
一、分布为害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山茶等。幼虫蛟食叶片,严重时连芽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