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到成化时期陶瓷的发展
日期:2011-10-05 浏览:3381次 
明代宣德到成化时期陶瓷的发展

宣德时期的瓷器

宣德一朝仅10年,但这段时期在我国瓷器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说永乐为明代瓷器的开始和发展时期,那么宣德则为鼎盛时期。前人对宣德瓷器的评价是十分高的,其数量、质量、品种均是非常可观的。

此时,颜色釉中的20种釉色,除回青外,基本上都已经出现了,对颜色釉的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明清两代瓷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在釉下彩方面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釉上彩有釉上红彩和五彩;釉下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品种有青花红彩、青花黄彩和青花五彩。

一、青花

宣德青花可谓青花之冠,陶瓷界就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此时所用青花料主要为国外进口的“苏泥麻”青料,釉面色泽浓艳、晕大小不等、凹陷胎骨,且具有闪银白色“锡光”的黑色斑点。由于这种原料中含铁量较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色斑点,与浓艳的青蓝色相融一体,后世极难仿制。同时,官窑还有一小部分使用国产钴料绘纹饰,颜色艳丽稳定、没有黑斑。

此时青花瓷的胎体比永乐时期的同类要厚重。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釉子肥厚闪青,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称“橘皮釉”。若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小气泡摞着大气泡。而且,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

花纹饰比永乐的稍显粗犷,随意点绘,没有轮廓,俗称“一笔点画”。对花、叶、蓬瓣等块面较大的纹饰用笔勾勒后填色,填色时采用小笔,因而有浓淡深浅的笔痕。宣德时期还有在青花地上留白纹饰的品种,流传下来的极少,如上海博物馆收藏青花底留白龙纹渣斗。

二、釉里红

宣德朝的釉里红瓷烧制极为成功,形成了鲜艳的宝石红色,数量和品种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其装饰方法有三种:一是图案形状整块涂抹,如三鱼纹和三果;二是胎体刻画图案纹饰后用釉里红覆盖,如宣德里红海兽纹锥花莲子碗;三是为毛笔勾勒花纹,如宣德釉里红缠枝花冲耳三足炉。宣德釉里红瓷主要采用涂抹法,洪武朝盛行的那种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瓷并不多见。

因对铜红釉烧造技术掌握较好,所以纹饰浓淡自如,常见的纹饰有云龙、三鱼、三果。在数量有限的传世实物中,釉里红器都是官窑器,以三鱼高足碗和三果高足碗多见。其中釉里红三鱼高足碗,在凝重的白釉里三条红艳的鱼纹,似在水中漫游,悠闲自在、生龙活虎。宣德瓷器的另一个特点是落款部位很多,不仅出现于底部,也有书写在口、肩、腰、足等部位的,因此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

三、宝石红

宣德时期为红釉瓷器的极盛时期,红釉可分为深、浓,浅、四种色阶。深为黑红,浓者艳丽,浅色匀净晶莹,淡者若桃花粉红妖艳,故人们又根据釉色的深浅和用途给宣德红釉起了“牛血红”、“豇豆红”、“苹果红”、“娃娃脸”、“杨妃色”、“桃花片”、“桃花浪’’等形象的名字。此时的铜红釉殷红灼烁、宝光耀日,似红色宝石一样瑰丽,所以“宝石红”为宣德红釉的代表品种。

永乐、宣德的红釉器口边均显淡青白色,俗称“灯草月”,红色与白色相互映衬,更显出红色艳丽华贵,这是烧制过程中红釉熔融重流的一种现象。古代工匠们运用这一化学变化创作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装饰形式。宣德红釉瓷器有的还加金彩装饰,给颜色釉瓷器又增加了新的光彩,更显得辉煌绚丽。僧帽壶是受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器型,形如僧帽。而红釉僧帽壶是宣德红釉中呈色相当成功的作品,胎和釉十分相融,显得深厚滋润,且鲜红釉色光彩夺目。因为烧制不易,所以红釉器传世品极少,永、宣红釉名重一时,成为我国传统色釉中一枝最为珍贵的奇葩。

四、青花加彩

青花加彩最早出现于明宣德,有“青花红彩”、“青花黄绿彩”和“青花五彩”三种。

宣德青花红彩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同施于一器之上,经高温、低温两次烧成。这类器物造型种类不多,主要是墩式杯和高足杯等。著名的青花红彩器传世品如青花红彩海兽高足杯十分精美:以青花绘海水,蓝白相间的滚滚波涛、汹涌澎湃,红艳的海兽随跃动翻腾的海浪上下遨游,形成极强的动感,青红相映、情趣盎然。

宣德青花黄绿双彩器物有青花加彩游鱼盘,盘为侈口窄唇、浅壁、矮圈足。盘心画青花番莲一枝,旁饰双青线,外面青花勾勒波涛纹,加填绿彩,分饰黄彩游鱼六尾。

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为五种主要色彩。它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瓷画。宣德青花五彩的釉上彩装饰方法有两种:一种为釉下青花勾勒轮廓后釉上填色,另一种是在釉下刻画轮廓后釉上填色,轮廓处釉厚而稍深,如同色釉彩勾勒的轮廓。前一种方法发展为成化斗彩,后一种方法发展为嘉靖和万历的五彩。

五、祭蓝釉的发展

宣德年间,蓝釉制造工艺益精,釉色如深浅不同的蓝宝石,口沿釉层较薄处有一线白色灯草口。釉质肥腴,带橘皮纹。此时的蓝釉有几种装饰方法:内外施蓝釉,素面或刻画纹饰下,或外蓝釉里白釉,内壁素面或锥拱纹饰;或青釉白花,胎上锥拱凸起的纹饰施白釉,地施蓝釉。宣德祭蓝的年号有青花题写和刻制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

此外,宣德时期的黄釉、孔雀绿等品种也都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矾红彩始于宣德,仿哥釉也是宣德时开始的,黄釉是宣德时烧成功的。纹饰一改永乐时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且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壮为清明两代之最。

青花底留白龙纹渣斗

明代“空白期”的瓷器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有绝对年款的瓷器极少,出土所见实物皆为民窑器物。器型有罐、梅瓶、炉等。青花器物绝大部分胎体比永乐、宣德器物厚重,纹饰以云气纹为多,占全部纹饰的很大比例。由于人们对这段时间生产的器物认识不清,且所出的陶瓷论著对这一时期也多不提及或一笔带过,因此被一些陶瓷史家称为“混沌时代”或“空白期”。

此时,由于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时局不安定,民窑生产受到影响而减势,但没有像官窑那样大起大落。这段时间民窑生产可以分为两期,前期继承宣德风格,后期开成化先河是承上启下的时期。

青料除极少数为浓艳的进口料外,大多用含铁量较低的国产料,但其中也有少数色泽偏于浓翠的;从造型上说,出现了戟耳和带座的器物,这是元代造型的复古,但变化很大。由于全是民窑器,胎、釉制作都不太精细,削足也不规正。瓶、罐底部无釉;碗、盘底足跳刀痕明显。从元代开始的酱色假芒口在三朝器中仍时有发现,部分琢器如瓶、罐之类的口沿多见剥釉现象。器物底足从总的倾向来说有加大的趋势,足宽面深是这一时期民窑器的普遍持征。碗类的器足呈内敛者多见。器物内壁刷釉的制作方法在三朝流行;纹饰以缠枝和折枝花草为多,动物纹中以麒麟和犀牛多见。出土瓷器中有一批以琴棋书画、楼台庭阁为主题的大罐,其画面的特征是楼台庭阁往往在云雾幻境中,人物面部鼻尖突出,柳条如断续的雨点。

三朝青花器中尚不见官窑款,民窑中有天顺年款的器物,书“大明天顺年制”或“大明天顺年造”两行六字款,但都属于明代后期的仿品。

成化时期的陶瓷

明成化(1465--1487年)一朝^***^***,但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却异常精美。特别是成化斗彩由于采用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工艺,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堪称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

一、青花

成化官窑产品造型中青花大件很少见,胎体洁白、胎体轻薄,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视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其釉质独特、白润如凝脂,给人以细腻温润之感,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足见其感人之处。成化时期的这中釉色,后人仿制十分困难。

青花料有浓淡之分,浓者多勾勒纹饰线条,淡者则平涂上色。据文献记载:成化早期还使用“苏泥麻”青料,蓝色浓艳,加上某些器物纹饰上仿宣德,故有宣德青花的特点。中期以后使用平等青,又叫陂塘青,且大多用双钩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因而烧成的作品大多浅淡雅致,与永乐、宣德青花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成化青花的独特风格,如婴戏纹碗,永乐、宣德、成化时期都有,但前者青花浓艳,而成化青花则呈色淡雅,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夔龙也称草龙,是成化时出现的一种抽象变形的图案化龙纹。至于花卉纹,成化多团花,纹饰布局上图案化,以六组团花较多。而且,成化青花凡饰有青花边线的,双边线均十分规整,靠近足根无釉处的那边圈线青花颜色深重,上面的圈线则显淡,这可能是尊重时先画下面、后画上面所致。

民窑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纹饰常见的有狮子、麒麟、海兽、河塘鸳鸯、秋葵山茶等,有的纹饰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无论哪种都透出潇洒活泼,从随意之中见其清丽。成化民窑瓷虽无官窑的瓷精细规矩,但其器型规整、胎子洁白细密、釉子光润肥厚的程度也很突出。多无款,少数有款的书写“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

二、釉里红

釉里红瓷器的制作,自宣德以后逐渐走向衰退的趋势,导致成化朝的釉里红十分稀少,但其颜色浓艳,有的比宣德时的还要夺目。

其传世品主要是三鱼碗,釉里红九龙瓶等。鱼形较宣德时变化比较,特别是尾部的变化更大,呈蘑菇头形。其中的一款九龙瓶瓶体画鲜红龙九条,姿态各异,隙地略饰有云纹,是不可多得的稀世孤品。款识多为"大明成化年制"两行六字款。

成化以后,釉里红器被釉上红彩替代,具有时代风格的釉里红器也极为少见。

三、成化斗彩

成化一代瓷器上的釉一般都被称为斗彩,是在宣德青花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将宣德青花五彩瓷器的一个小局部纹饰使用的勾线填彩技法进一步拓展,成为器物全部纹饰的装饰方法。因为青花与彩色这样并用,有所谓相互斗妍争艳之意。从传世品看,几乎每件成化斗彩器都用青花勾绘整体纹饰的轮廓线,然后在双钩线内施多种釉上彩,构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彩瓷。

成化斗彩可用“质精色良”四字来概括,它不仅以细腻精湛的工艺取胜,而且以线条流畅的造型、薄如蝉翼的胎体、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在明清彩瓷中独树一帜。尤其是那釉下紧贴胎体幽静浓艳的青花、光滑洁白的釉面所闪耀的迷人色彩,与釉上绚丽灿烂的彩绘遥相呼应、争奇斗艳,给人一种优雅而又华贵、明快而又朦胧的美感。

成化斗彩之所以享有盛誉,不仅因为它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还因为其器形均小巧精致,为掌中把玩之物,开一代未有之奇。以成化斗彩中最大的“天”字罐为例,仅高13厘米,而宣德的青花罐一般则高达60厘米。再如:成化斗彩高足杯最大的口径为7.7厘米,而宣德青花高足杯口径却都在13厘米以上。此外,成化斗彩小杯直径基本为6厘米,小碟11厘米。有人把宣德朝器物比作“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把成化朝器物比作“晓风残月”的南国佳人,真是恰如其分。 成化斗彩所用的纹饰有子母鸡、花草蝴蝶、葡萄、婴戏、仕女、高士等。

四、成化脱胎瓷

这是一种展示制业高超胎土配方、修坯、烧造工艺的艺术杰作。这种瓷器胎料有特殊配方,修坯工艺极其繁复精细,工艺程序达100多道:粗修、细修定型,粘接、修外型,荡内釉、精修,施外釉等等,而且每一道工序均须极为细心,稍不留神则前功尽弃。人们形容此种薄胎瓷的修胎工艺几乎达到了多修一刀太薄,少修一刀太厚的程度。胎体薄过蛋壳,几乎有釉无胎,故名“脱胎”。不难明白,成化脱胎瓷主要是小件陈设瓷,因制作极其不容易,保存很难,传世品极少,价值极高。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明代的洪武和永乐瓷器 下一篇清代制瓷业的发展-顺治康熙时期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明代紫砂汉方壶
明代紫砂汉方壶 明代晚期,人们在收藏上兴起了一股“时玩”风。收藏不像以往一样只重视收藏古董,而是...
明代清代紫砂壶上的书法
 明清时期紫砂壶上的书法好似空谷幽兰,典雅清丽而古朴秀逸,真正体现了渐行渐远的晋唐书法精神和笔意...
明代如意钮提梁紫砂壶辨识
《如意钮提梁式紫砂壶》胎呈紫褐色,表里均不施釉,制作工艺比较原始,器形比较大。壶通高19公分,底至...
明代紫砂壶|“邵正元制”的盘春壶
明代紫砂壶|“邵正元制”的盘春壶  如图所示,这是江苏扬州出土的明代万历年间一件紫砂带款盘春壶,...
景德镇陶瓷-低温颜色釉综述
清乾隆炉钧釉天圆地方葫芦瓶炉钧釉是清代雍正、乾隆年创烧的低温窑变花釉品种,属低温颜色釉类,此件葫...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