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奇石是艺术品不合适
近来常有人把奇石称为艺术品或天然的艺术品。我认为,奇石与艺术品沾不上边,更谈不上是天然的艺术品。艺术品是“人通过艺术手段加工创造出来的东西”。奇石的形态是天生地造的,不沾一点儿人气,怎么能称为艺术品呢?天然的东西绝对与艺术品不一样,把天然冠在艺术品前边,不伦不类。
提出奇石就是艺术品的人是不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自然物与艺术品之间的区别。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归类于“艺术”或“艺术品”的范畴,就能抬高其身价,就能提高收藏者、欣赏者的品位。这种观点是有意把人的审美范围局限于艺术品这一小天地之中;否认自然之中和社会上众多的美好事物的审美价值。
美学家把世上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基本上归为三大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是美的母体。自然界和社会中存在的美好事物是自然的美、原始的美、首创的美,我们把它称为原创美。母体中的原创美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内涵,是艺术品的母体,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品创作的源泉,也是艺术永远表达不完的东西。
举例来说,安徽黄山风景的美,不是一幅画、一件工艺品所能完全表达的自然美景。古代艺术家在描绘黄山的风景,至今仍然有不少的艺术家在黄山写生作画。观看再多的描绘黄山的艺术品,也不如到黄山一游;有人一生中多次到黄山,游一次黄山是一种体验,再游一次黄山又是一种感受。次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亲眼看到的黄山和艺术品上的黄山大不一样,它不光有一种形感,还有质感、动感、真实感等等,大自然的母体美,黄山的原创美和奇石特有的美与艺术品的美就是不一样。
奇石的观赏价值就是奇石的自然美,奇石所特有的形式美。这种美是由自然因素,不含有一丝一毫的意识形态创造出来的,带有自然的本性。人们只能根据奇石的形式赋予其内涵,即奇石的主题。艺术品是人的头脑中先有主题思想,然后按照主题再加工创造出来表现内涵的形式。
奇石是先有自然的形式,后由人赋予其主题。这主题是人根据奇石的自然形式附加上的内涵。尽管人们对奇石进行命名和文字描述。但这命名和描述都必须切合奇石本身的形式。否则便是走题跑样“乱弹琴”。你根本不可能去对奇石进行艺术性再加工,再创造。奇石是世界上真实的事物。
因此,把奇石称为艺术品不对,称为天然艺术品更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