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观赏石
走过杭州一些市场的地摊,能看到卖石头的。小小一块石,或精致,或奇丑,或古怪,或者像件什么东西,或者有个什么图形……卖石者总让你自己瞧,自己琢磨——一琢磨一赏玩,就触碰到观赏石的世界了。
所谓观赏石,一般是指能让人欣赏、能给人以美感,具有陈列收藏价值的石头。观赏石种类很多,包括化石、宝玉石、纹理石、草花石、水冲石、灵壁、雨花石、象形石、花岗石、大理石、菊花石等等。品评奇石,要依据色、质、形、纹、音、体量这些要素。宋朝时,中国赏石文化进入繁荣期,有了第一部论石专著《云林石谱》,上载:石色有黑、紫、碧、青、白、褐、黄、灰、红等单色、过渡色或多色;形为石的外形特点。宋人崇尚自然山水,所以山水景观石较多……
古人赏石,讲究“瘦、漏、透、皱”,后人加上“清、丑、顽、拙”,现代人又要求“奇、秀、险、幽”,于是,这12字成了品石的关键。粗探其意是:只要有特点、有个性、有格调,哪怕是“丑、顽、拙”,也是好石。杭州中豪花卉市场内有“万石斋”,里边能见到一些好的观赏石。灵壁石“中华龙”通体乌黑,嵌有些许白色细纹。这块奇石整块浑然天成,未经雕饰、上色,形如乌龙,敲击声清脆,曾在世博会上获奖,价值3万元。另一草花石产于广西,如流畅的山水画:近景为草丘树木,色泽红黄;远景为天空流云,色泽灰白。
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和缩影;石坚硬不变,常被比作德行:“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自古至今,觅石—观石—品石—藏石的过程,蕴含着把玩的乐趣,因此赏石,也成为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