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
|
![]() |
古籍的版别 |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
(2013-11-21) |
![]() |
古籍的版式 |
版式即古籍每一印页的格式(图1)。印页上各部分都有特定名称,主要有:
版面指每页上印版所占范围。
版框版面四周的粗线,也叫边栏。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
(2013-11-20) |
![]() |
古籍图书收藏要点小析 |
藏书,自古就是国家、文人、学者、收藏家的职责与雅兴。自1993年中国书店举办“北京首届稀见书刊拍卖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拍卖,现在古籍书刊的收藏,已经成为收藏系列中的一个重点。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爆和藏品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客观..
(2013-11-18) |
![]() |
古籍的装帧 |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
(2013-11-17) |
![]() |
唐代历书印刷 |
唐中和二年(882年)
成都府樊赏家刻印的历书
《旧唐书》中关于唐文宗
(827-840年)下令禁止
民间刻印历书的记载
(2013-11-16) |
![]() |
《通鉴纪事本末》 |
《通鉴纪事本末》
南宋袁枢撰,宋宝祐五年(1257)刻元明递修本。凡四十二卷,依司马光《资治通鉴》原文,区分事目,一事一篇,详其本末,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共二百三十九篇。此书系清华乙丑级(1919)校友从原?.
(2013-11-15) |
![]() |
《唐翰林李太白诗集》 |
唐李白撰,元刻本。凡二十六卷,其分类与编排顺序同宋蜀本;分类与分卷一致,又同于元明两代最为通行的萧士斌删补《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本。尽管书为坊刻,讹字、俗体字颇多,但仍为李白集版本递传系统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此书递经清叶..
(2013-11-14) |
![]() |
古籍的结构 |
包背装和线装的古籍,结构大致相同,即将各印页在版心处对折,有字的一面向外,装订成册。每册古籍内外各部分,均有固定名称(图1)。主要有:
书衣即书的前后封衣,又称书皮、书面。书衣有布、纸两种,最常见的是用栗色毛边纸和青色..
(2013-11-13) |
![]() |
古籍的版本 |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
(2013-11-12) |
![]() |
元 代 印 刷 技 术 |
《三国志平话》
元至治间(1321-1327年)建安虞氏刻印最早有插图的书名页
朱墨又色套佣金刚经注》至正元年(1341年)中兴路刻印
(2013-11-11) |
![]() |
书籍装帧的演变 |
图一
图一:简策
图二:卷轴装
图三:旋风装
图二
图三
(2013-11-10) |
![]() |
典籍、载籍、书籍 |
简单地说,是一回事、一个概念,但出典各不相同。《孟子告子下》说:"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汉代赵岐给这里的"典籍"作注:"谓先祖常籍法度之文也。"实则就是关于先祖法度的文字记载。《尚书序》称:"及秦始皇..
(2013-11-09) |
![]() |
古藉投资鉴赏秘要 |
一、古籍概述
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说文》:“古,故也。”故古籍又称故籍、故书、载籍等。古代文献,最早见载于甲骨、金石,“甲骨卜辞”也称“殷墟书契”。作为最早的正式书籍,为用竹木及缣帛记录文献之简牍、帛书。晋太康二年(..
(2013-11-08) |
![]() |
宋刻孤本《忘憂清樂集》 |
中國圍棋的起源很早,圍棋起源最早的傳說是“堯舜以棋教子”的故事。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在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圍棋就已盛行。孔子的《論語》中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
(2013-11-07) |
![]() |
三才图会 |
明人编撰的百科式图录。又名《三才图说》。王圻、王思义撰。圻字元翰,上海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官至陕西市政参议。
王思义字允明,王圻之子。书成于明万历年间,共一百零六卷。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分天文..
(2013-11-06) |
![]() |
拓本收藏巧辨伪 |
历代以来,拓本一直是金石学、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收藏品。
“赐本”是拓本中的一种,为皇家所刻,专门赐给大臣。如宋代《淳化阁帖》、清代《三希堂法帖》等。另外,还有一种蝉翼拓本,用墨淡雅,拓文清细,犹如蝉..
(2013-11-06) |
 |
独一无二的“钱衣裳” |
近日,记者在苍溪县文物管理所展厅里看到,这里静静地躺着一件奇特的“钱衣裳”:“面料”由32张苏维埃时期流通的“叁串”布币组成,针脚细密,样式匀称,布币中央握紧的拳头赫然在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听工作人员介绍说,..
(2010-02-12) |
 |
慈禧和清宫嫔妃的饰品 |
“小两把头”是从实用出发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饰型发展。清中期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
(2010-02-12) |
 |
迷你型铜制墨盒 |
微型墨盒
刘超的微型墨盒
在五花八门的古玩杂件收藏中,刻铜墨盒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錾刻水平独步文坛,尤其是铜墨盒上的花纹在体现书画韵味、展示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方面别具特色,为历代才子佳人所喜爱。如今,繁花..
(2010-02-12) |
 |
清末《最新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颁布了《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凡国民七岁以上者入焉”,要求小县城必设初等小学堂二所,大县城为三所。各县著名大镇须设一所。
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其教授科目有:一、修身;二、读经讲经;..
(2010-02-12) |
 |
唐代打马球纹饰铜镜 |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其铜镜铸造业空前发展,不仅铸量剧增,而且品种多样,工艺水平大为提高,特别是在技法上别具一格,完全摆脱了以前图案、纹饰拘谨古朴的风格,形成一种自由、豪放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独特风格。其造..
(2010-02-12) |
 |
黄埔军校毕业证书 |
这是一份黄埔军校毕业证书,规格纵长42厘米、横40厘米,纸张呈灰白色,四边绕以天蓝色花纹,证书上方印有孙中山像,两旁印着中华民国国旗与国民党党旗,交叉相伴;左边联根处印有“二、二、步、第拾壹”半边字样,联根处并斜钤..
(2010-0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