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沪史料的《小雅楼诗文集》

《小雅楼诗文集》,邓方(秋门)著。汇诗八卷,遗文二卷,1900年椠于广州。作者为清末国学保存会、神州国光社创始人和搜罗宏富的《美术丛书》选编者之一邓实(秋枚)之弟。其祖籍为广东顺德,兄弟皆生于上海,实为上海人。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上海古籍书店浏览是书时,因误视为邓实之著,笔墨多涉沪渎史乘,故爽朗淘下。长夏夜读,其“翛翛丛柳青,漠漠春波素,芳草鸣翠禽,繁英复游鹭”之《春过龙华泾》;“红霞翠影望不穷,天半荡荡千芙蓉。朝日一点悬紫铜,海鸥历乱飞长空”之《龙华塔中有感书壁》诸为龙华胜景写照之诗,多姿多彩,眼界高于王韬笔下龙华之景。从我记事起,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打浦桥之侧日晖港,河水黑臭,棚户两岸,垃圾粪蝇,弥眼皆是,雨天寸步难行。而邓方之《日晖港二首》,为我们彩绘了其时日晖港一派旖旎风物:
临江新筑护花门,水隔洋泾为避喧。柳絮欲飞芦已茁,满江新水长河豚。
江桥泥饮又花朝,兰桨兰舟正待潮。茜袖春人年十六,竹枝歌遍雨潇潇。
晚清以降,以诗赞美日晖港的,此恐怕绝无仅有。20世纪末,日晖港被填辟为宽敞的瑞金南路,高楼耸立,华灯竞放,与日争辉。
邓方早夭于戊戌变法之年。廿一生平,目睹了清朝衰败之趋。其五律《沪城晚望》小跋:“吴淞口自强军教习诸员,德人也。德军既据胶矣,若一旦南牧,可虑也”与《申江偶兴四首》其三“凄凄春雁下江城,旅院孤灯百感并。魂断露香园外过,花佣头白话西兵”等诗文,字里行间,蕴藉从沪渎被兵,直至举国抚事煎百虑的悲情。他诗赞同乡,比其小四岁的^***诗人黄节“著鞭誓当先祖逖,伟哉黄郎骨格高,嵚崎磊落千人豪”,从一侧面,反映出其忧国忧民之思想,是受到黄节爱国思想深刻影响的。
自唐刘禹锡之后,作《竹枝词》者寝多。邓方也纪实性写下了上海滩开埠后之风貌的《申江竹枝词十首》:
其一
马车潇洒树阴凉,
白瓦楼台照碧洋。
日暮浦滩春草地,
踏歌儿女泰西装。
其三
纨绮风香满碧芜,
泥城桥畔水平铺。
居民老不知兵革,
却看花旗大战图。
其六
外国花开拂马头,
白沙芳草景幽幽。
张园过去愚园路,
树树垂杨鬼子楼。
因了邓方的早逝和不及其兄邓实在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闻名,其著又不彰显,近年出版的详备的《竹枝纪事诗》《上海历代竹枝词》等专籍,都佚收了邓方创作的《申江竹枝词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