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的《中国青年》

这是本50年前的《中国青年》,1953年10日1日出版。半月刊,每逢1日和16日出版。该刊为第19期。此杂志为米黄色新闻纸,繁体竖排,长26厘米、宽18.5厘米。封面为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见图)。中央人民^***主席^***正在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后面第一排从左至右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等六位副主席。后面第二排左边第一位是政务院总理周恩来。
里面首栏是《半月谈座》,共2篇,其中《厂矿中团的组织要教育青年工人重视产品质量》,虽时隔半个世纪,但至今重阅仍很有现实意义。其他有针对当时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的《努力增产节约,迎接祖国建设新的重大胜利》和《走机械化自动化的道路》等文章。更多的是注重对青年人思想教育的文章,如《从小培养爱护公共财产的习惯》、《谈文明行为》和《为什么改正不了缺点》等,现在重温这些文章,仍颇有启迪与收益。该刊共19篇文章,作者大多是在当时已有一定知名度的理论家与作家,如佘世光、李锐、杨朔、菡子、韦君宜等。杂志正文共32页。封底广告系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书目介绍。此刊印数59.8万册,定价旧币一千六百元,即新币1角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