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藏乾隆仿古玉器分类
日期:2014-10-21 浏览:526次 
清宫藏乾隆仿古玉器分类

  清宫仿古玉器向来有“造化钟神秀”之誉,基本为宫中造办处制作。宫廷玉器仿古始自两宋时期,元明两代基本继承了宋代仿古玉器的类别和形式。清代仿古玉器以乾隆朝为代表,器型种类和数量较前几代为多,风格也更多样化。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形制上仿古彝器,即以《考古图》、《博古图》里的青铜器为蓝本进行仿古,这一部分占仿古器的大半;二是仿照前代的古玉制作新玉,在形制和纹饰上加以模仿和创新;三是在风格意蕴上仿古,器型和纹饰虽多有增损,但着重仿其神韵。

  仿古彝器

  仿古彝器,即在器形、纹饰甚至是外部颜色上仿古青铜器。在全部乾隆仿古玉器中,最具鲜明特点的就算是这类大量的仿古彝器了。主要器型包括玉鼎、玉尊、玉簋、玉卣、玉壶、玉觥和玉炉等,形体尺寸在20厘米至40厘米之间,玉质好,多用于陈设。仿古彝器有完全仿古和局部仿古两类。所谓完全仿古,就是不仅名称和器型仿古,而且还在纹饰上加以表现,如兽面纹、夔纹、云雷纹、回纹、勾云纹和谷纹等。局部仿古,则是仅仿其部分而已。另外在雕工和玉质的选材上也有颇多讲究。

  清宫旧藏的玉云雷纹瓶,高32.4厘米,口径8.3×10.9厘米,足径8.8×12厘米,乾隆年间制作。碧玉质地间有黑、褐色杂质,但较润泽。器呈椭圆形,壁较厚,口稍外侈,颈短粗,大腹略下垂,高圈足外撇。双兽耳衔环,颈部采用阴刻和隐起的手法雕饰蝉纹,器体凸雕五周弦纹,间饰密布的云雷纹。器外底阴刻“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器从造型到纹饰皆仿青铜瓶,局部雕工似不甚精致,但实际上是在模仿青铜纹饰的铸造效果,因而尤显技法之高超。选料也恰到好处,玉质上的黑、褐色杂斑恰似青铜器上的锈迹,与雕刻内容浑然天成。

  乾隆御题碧玉仿古双耳雕人物飞禽走兽盖豆,高20.9厘米 口径15.5厘米,足径10厘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制作。碧玉,颜色泛青。有盖,圆形捉手,器腹圜收,高圈足,口外侧有两个环形耳。盖及器表凸雕人物、飞禽、走兽。足内侧阴刻“大清乾隆仿古”隶书款。盖内阴刻乾隆御题诗一首:“和田绿玉中为豆,命工追琢成百兽。四足双翼无不有,奇形诡状难穷究。较之夏□胜其质,等以商玉如其旧。式取西清周代图,想厕笾左俎之右。意存复古去华嚣,鄙哉时样今犹富。”末署“乾隆丁未御题”并“古稀天子”、“犹日孜孜”二方印。

  此器以青铜豆为蓝本,完全仿古,器形、纹饰都唯妙唯肖,甚至连色泽都接近于铜器上的绿锈,非常漂亮,是清宫仿古玉器中的精品。

  以上二器除了器形和纹饰完全仿古,在玉料的选择上也独具匠心,精挑细选那些带有暗绿色杂质的玉料进行加工,这与玉器雕刻中利用玉料天然皮色进行“巧作”明显不同,更多的需要考虑玉料内在的本色。这种取其自然之色,传以生动之神的做法,正符合“势者,乘利而为制也”(《文心雕龙定势》),即根据事物本身提供的便利而形成艺术创造中的形象之势。作者充分运用截取之势的技巧,依石拟形,乘利而制,在制作理论和文化含义上已远超一般意义上的“巧作”,是乾隆仿古玉器的代表作。但符合要求的玉料往往可遇不可求,完全靠天赐尤物。因此,若要达到“势者,乘利而为制也”的境界,仅靠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仿古玉器

  与仿古彝器相类似,乾隆朝仿制古玉也是师出有名,所本书籍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百卷《古玉图谱》,该书详细描绘了宋高宗所拥有古玉的纹饰和器形。根据乾隆御制诗咏赞古玉的内容,可以把乾隆仿古玉分为仿“周玉”、“汉玉”、“宋玉”,另有一些不好划分的也可按御制诗的内容称为“旧玉”、“古玉”。所以这一部分是乾隆仿古玉器中非常重要、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一类,仿制的时代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宋代。时代跨度虽然很大,但是仿制的器形却不多,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上。大致有仿新石器时代的玉圭、玉环,仿商代的玉斧,仿战国、汉代的玉斧、玉璧。仿汉代的玉佩饰,仿宋的双童耳洗等。其中仿汉玉佩的数量较多。

  乾隆御题青玉仿古蚕纹璧,直径26.3厘米,好径(中间孔径)5.4厘米,厚0.8厘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制作。青玉,圆形器。中间以绳纹为界,纹饰分为两个区,内区满饰蚕纹,外区满饰夔龙纹和兽面纹。在璧侧面窄边上阴刻楷书御制诗:“周尺竟逾尺,斯今亦匪今。羊脂略无玼,玉叶果生琳。子爵执诚合,王孙语漫侵。琢章每师古,可以识予心。”末署“乾隆壬子御题”款并“德比”、“润朗”两个单框篆书印。

  清宫仿古玉器中,以古玉璧为蓝本的占有一定比例。此为仿战国时期的玉璧,但在花纹装饰上,按照清代的审美观进行了不小的改动。浮雕花纹线条均匀突起,十分清楚,与古代用解玉沙等方法造成的双钩阳纹与隐起压地完全不同。

  青玉仿汉镂雕螭凤鸡心佩,长8厘米,最宽6厘米,清中期制作。青玉,有紫色沁。通体镂雕二螭、一凤。中心圆孔可用来穿系,以便悬挂。此器器形上仿汉代鸡心佩式样,但清代鸡心佩中心的圆孔都较汉代为小,孔四周的纹饰也比汉代复杂得多。

  乾隆仿古玉器与仿古彝器在制作理念上不完全一样,仿古彝器以追求形似为最高境界,而仿古玉器则以追求神似为宗旨,二者在局部上虽有交叉,但总体上还是可以以神似和形似来划分它们的特征。

  意蕴仿古

  古玩界对玉器仿古有着这样一句口诀:“唐仿战国,宋仿汉,元仿唐,明仿宋,清乱仿”。其中“清乱仿”是指仿的时代相对混杂。但是细细考究清代仿古玉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仿古玉器,就会发现明显有别于以取得厚利为目的的仿古王器,有相当一部分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所以这一部分玉器需要单列出来另作一类。称为“意蕴仿古”,是说它们体现了古代的礼制和文化蕴含,所以“清乱仿”应该赋有新的含义。

  乾隆御题青玉携琴访友山子,高24.3厘米,宽20厘米,乾隆时期制作。青玉。正面凸雕一小亭,傍巨岩而建,亭内有老者凭栏而坐。亭外大树遮檐,流水湍急,石阶渐下,通往远处深山之中。路上一老翁策杖而行,身后还跟一持琴童子,登阶趋亭,渐行渐近。背面仅雕三棵松树,大片空白处阴刻隶书乾隆御制诗:“廉折和平理可观,高山流水感多端。相逢底用斑荆论,便向松风深处弹”。题名“御题携琴访友图”,

  山子是清代文房几案上常见的陈设品,可用来架笔。宫廷中的山子更为精致,采用自然山势的走向作为笔架,在清宫笔山中最为常见。携琴访友图案由来已久,传说春秋时伯牙以钟子期为友,所弹《高田流水》曲意为钟子期悟出,世称知音。伯牙带着琴童携琴访友的场面历代相传,成为书画、陶瓷、漆器、玉器等工艺品上永恒的主题。

  乾隆款碧玉仿古勾云兽面纹双管形花插,高8.3厘米,单口径3.3 × 2.9厘米,乾隆时期制作。碧玉,有黑斑。双方筒并立式,筒下各有连托圆轴,可开合,合则双筒并立,开则成一字形。器表满雕兽面纹和勾云纹。器底为长方形平面,阴刻楷书“大清乾隆仿古”。

  双筒玉杯又称合卺杯。《礼记?昏义》云:“合卺而酳”。卺本是古代婚礼时所用的一种酒器,是食毕用酒漱口的器皿,体现了古代宴会时的一种礼节。清代玉器中,有的双筒玉杯还衬有铜胆,多用来插花,不是饮用器具,只是采用合卺式的造型而已。

  上述二器从器形和纹饰看,仿古特征好像不如前两类明显。其实前者并不仅在表面纹饰上运用了古代题材,还表现和传递了一种文化上的传统信息;后者更是再现了古代的一种礼器,反映了《礼记》中的一种礼制制度。因此这一类仿古玉器,在仿古的文化内涵上更是有着相当底蕴的。

  清宫收藏的乾隆仿古玉器在类别划分上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可以按所仿对象的时代分,或按仿制的器形、器类分,也可以按仿制的逼真程度划分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对于皇帝来说,仿制古玉显然与追求利润毫不相干,仿古彝器、仿古玉器和意蕴仿古的划分,也并非为了表现青铜器和古玉的美学价值,而是要借这种价值凸出玉器文化的精神个性,显现皇帝追求风雅的文人心态,这恐怕才是皇帝大量制作仿古玉器的动机,也是仿古玉器在宫中兴盛的原因所在。有些学者把清代称为中国玉器史上的倒退期,归因于文化品位不高。但是从清宫旧藏的乾隆仿古玉器来看,也不尽然。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古玉做旧染色的手段 下一篇识破玉石作伪法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饮分类之“茶外茶”
有很多饮料,其实并不含有茶,却也以茶名之。比如菊花茶、金银花茶、杏仁茶、枣仁茶、苦丁茶、罗布麻茶...
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
中国帝王当中,最长寿的人当属乾隆皇帝了,享年89岁,不仅在皇帝当中首屈一指,在'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中...
乾隆大帝的与普洱茶膏
在七十古来稀的中国,乾隆大帝却活到了89岁,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奇迹,然而这个奇迹的创造...
黑茶的历史地位和分类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俗话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国人眼中的地位,几千年以来,文人...
古瓷选购—古瓷和仿古瓷的区别
真正的古代瓷器是国家的文物,是“无价之宝”,而仿古瓷却是作伪处理的假古董,如果作伪手法高超,几可...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