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物玉雕的特征
日期:2014-02-13 浏览:205次 
清代人物玉雕的特征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说明古人对玉器的重视和热爱。因此,自古以来,对玉器制作十分讲究,特别是像一些佩玉或摆件的玉雕工艺,更是精益求精,构思新颖,造型奇特,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地。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藏品中的这件吹箫童子玉雕,就具有上述工艺的清代典型风格。该玉雕是前些年在该县长岭乡一座清代墓葬出土,通高6.3厘米,宽3.7厘米,厚0.59厘米,质地白玉,透闪石种,局部有黄褐色斑,童子双手握箫,作吹箫状,头上阴刻整齐的短发,两侧各雕有一发髻,身着宽大长衣,卷袖,双腿微曲作行走状,似边走边吹箫的神情。另用阴刻粗线条表现出衣服的皱纹,看上去,整个器物雕琢精细、老到,线条简洁,表面光滑圆润,形象生动逼真,富有动感,仿佛眼前呈现一位童子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箫的神情,令人欣羡不已。

据考证,我国玉雕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清代,更是发展到了高峰,在造型上以新颖奇特取胜,在制作上讲究精雕细刻,在人物上力求反映现实生活,往往使一件玉雕形成了一种内在美、意蕴美、造型美的完美统一,且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至于有关清代人物玉雕究意有些什么具体显明的特征,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基层文博工作的实践体会,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人物(包括小孩)的鼻子,多为蒜头形、圆形、钩形等,与前代人物的鼻子形状有着明显区别,如小孩鼻清代多采用扁刀法斜削下去,有鲜明斜度,而且鼻梁鼻尖都比宋、元、明时期的小孩鼻要高,有立体感。

  2.人物眉下、眉角和眼角等均无联系。

  3.人物服式多以宽大长袖或卷袖为多。

  4.人物的口部上下嘴唇,多采用斜刀法加以切削而显出唇皮。

  5.人物衣着雕刻多用阴纹,线条层次分明。

  6.人物手中一般多捧花卉、飞禽或乐器等,特别是小孩手中多持有箫、笛及鞭子等。

  7.人物造型比例和谐,特别是小孩形象多肥胖,呈站立状和卧状,其头上多有发髻的装饰。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玉器收藏知识:古玉鉴定解谜 下一篇古玉“实证鉴定法”——关于宋至..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执壶
明:万历时大彬制高:130毫米口径:78毫米此壶原被认定为漆器,经顾景舟先生鉴定为砂胎髹厚朱漆雕制壶...
中国最早“茶筹”首次面世 曾是清代茶馆消费券
展出的103枚茶筹。中国茶文化研究又有新发现。十八日,一百零三枚茶筹首次亮相于中国茶叶博物馆。专家...
现代人要品茶的七种理由(韩国)
近来,因科学论证茶叶的多种效能,茶叶消费剧增。我国年人均用茶32克左右,与爱尔兰的3230克、英国的24...
茶树的形态特征(三)
茶树植株的形态1.小乔木型2.乔木型3.灌木型  茶树植株在非人为控制(如剪、采等)条件下自然性状...
清代茶具有哪些东西
  清代,茶类有了很大的发展,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