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里90年前的运动会(图)

东阳木雕强到什么程度?就连故宫克隆一把乾隆宝座,都要找东阳木雕大师!
最近,东阳一位热衷收藏的小伙子徐松滔,找到了一套木雕宝贝。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宝贝的作者很不一般——可能就是现代东阳木雕的奠基人郭金局!
昨天晚上,我和东阳的朋友聊天,没想到一说郭金局,他连连讲知道知道。
根据资料记载,东阳木雕师形成于唐,经宋至明,技艺臻于纯熟境界,至清代,进入全盛。清末以来,诞生了“一代宗师”郭金局、“雕花皇帝”杜云松等一批名家。
徐松滔的宝贝,是一套花床雕板。其中的《运动会》雕板,形象地展现了民国初年的运动会场景,人物栩栩如生,趣味盎然。
很有可能是大师绝笔
这张花床的来历已经无从考证了。原来的主人说,床是祖上传下来的。从上面的雕刻看,粗算起来,也有八九十年历史了。
有意思的是,床主人曾听前辈说过,这床上的雕板乃是出自名家之手,可以卖个好价钱。因此,几十年来,一直好好收着这些雕板。等到徐松滔买到这床时,床的架子已不齐整,但雕板保存得非常完好。
徐松滔得到雕板后,仔细研究辨认,发现15块雕板中,有4块是署名作品。三块有“宝珊刻”字样,一块有“石洞山人”字样。这4个署名,让徐松滔高兴不已,“宝珊是郭金局的艺名,石洞山人是他的别号,因此能明显看出是郭金局的作品。”
据说,早先的木刻家因为地位不高,很少有在作品上署名的,因此,能发现郭金局的署名作品,其意义更不同寻常。雕板上刻的时间是1919年,郭金局正好在这一年去世,因此可以推断,这些雕板很可能是大师绝笔。
民国的运动会原来是这样
这15块作品中,既有古典题材的《课子图》《争官帽图》,也有反映当地风俗传统的《乌羊遗礼图》。有意思的是,其中还有一幅是反映郭金局所处年代的运动会场景的《运动会图》。图上一位老者举着面旗帜,上面写着繁体的“运动会”三字,他拈着胡须,面带微笑,看着几个小孩子在争抢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上面写着“捷足先得”的字样。
“这样看上去,应该不是很正规的运动会。”徐松滔猜测,这很可能是带着玩耍和娱乐性质的运动会,大概是跑步谁先抢到旗子算谁赢了。”
从服饰来看,画面上的参赛者穿着民国时的服装,还戴着大盖帽,由此推测,画面表现的是民国时的一个运动场景:一群年轻人奋勇争先,抢夺旗帜。“很有可能是一场学校运动会,”徐松滔说,“民国时期,很多新式学堂已经有开运动会的习惯了,这在一些史料中有记载。”
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人猜测,哪位读者要是收藏有当年一些运动会场景的绘画或者雕刻作品,或者对早期的体育运动有所研究的,不妨和我们说说,让大家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魏孔明、华柯、胡国洪、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