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别具的清代嫁妆(组图)

壶
“我要将有上百年历史的祖传嫁妆捐给^***。”今年53岁的佛山市民岑先生就这么做了。近日,他将一套估计为清代时先人珍藏嫁妆捐出,现由高明区博物馆收藏。据馆员透露,这是该馆目前个人捐献的数量最多、价值最珍贵的“宝贝”。
精美古床可拼可拆
“大床1套、梳妆台2张、凳2张、藤夹2只、首饰盒2个、烧酒壶1只……”昨日早上,记者在高明区博物馆看到了这批由个人捐献的古物,由于数量太多,除摆放办公室外,还有一批暂放在停车场。
博物馆工作人员陈小姐介绍,最具特色的是一张可拆拼的双人床。记者看到,这张床长宽约2.5米,共有8只雕刻动物花卉的精美床脚。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记者把床从中间往两边一拉,双人床分拆成两张单人床。而合拼之后,中间的楔子紧紧咬合,又成为一张平整的双人床,十分实用。

化妆盒
古人嫁妆匠心别具
记者还发现两只化妆盒,设计颇具心思。两层的小木盒,盒面画有彩色的花鸟图,颜色、形状还可辨认。拉起顶层盒面,一块活动镜子竖起来,角度和位置都可以调整。下面是一个小抽屉,馆员介绍称,一般用于存放胭脂、口红等化妆小玩意。
而两张梳妆台也各具特色,一张“圆镜梳妆台”,秀气、端庄,而另外一张“方镜梳妆台”则齐整、实用;据介绍,这两只梳妆盒和梳妆台是配成一套的。另外,在捐献的古物中,还有藤夹、竹帽、烧酒壶等日常用品。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上这批古物都是佛山市民岑先生以个人名义捐献的,岑先生介绍说,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他爷爷一家人就在佛山城区(现佛山一中附近)居住,祖屋有近200平方米,这套家具作为嫁妆一直使用。1995年搬离祖屋后,嫁妆存放在小套间,平时由岑先生的母亲照看。

梳妆台
对于为什么捐献这么多的古物?岑先生坦言,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再保管,怕一不小心损坏了如此珍贵的“宝贝”,同时该批嫁妆经文物专家鉴定后,被认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才将其上交国家。
岑先生告诉记者,这批古物由于年代久远,实用价值不大,但对研究历史价值就有着非常的意义。因此,岑先生在得知高明博物馆收集民间古物后,就主动联系,捐给了博物馆。
岑先生强调:“我不是为了钱而处理这批古物,捐给博物馆好好打理,也是对先人有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