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
日期:2011-07-17 浏览:569次 
紫砂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

文人参与紫砂壶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壶器的外在鉴赏价值。这样,也就使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艺匠同时成为制作紫砂壶精器的大家,象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艺匠双重身份的紫砂壶制作大师。文人对紫砂壶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紫砂壶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图:吉祥如意鼎壶茶具套装

紫砂壶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了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茶具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壶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壶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紫砂壶壶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壶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壶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壶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壶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壶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收藏品风尚,引导了紫砂壶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紫砂壶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紫砂壶墨绿泥介绍 下一篇王小龙紫砂壶艺人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紫砂壶作品欣赏-顶珠
紫纱壶-顶珠上等红泥,做工精细。泥料特性:简介:红泥矿氧化铁含量较高,优者光洁明亮,橙中略见红光...
明代紫砂作品:水仙花瓣方壶
明:嘉靖高:90毫米宽:105毫米底刻款:时鹏...
康熙年龙纹紫砂壶
壶的尺寸:通高:3。2cm口径:4.3cm底径:4.3cm腹大径:6.5cm壶柄至壶嘴:10cm...
顾顺源紫砂作品-南瓜壶(图)
南瓜壶是花货的典型佳作之一。该壶以南瓜为主体,瓜藤为壶把,满蓄动劲;瓜柄为壶盖,生动自然;老叶卷成壶...
绿泥紫砂壶欣赏
绿泥紫砂壶欣赏真是漂亮...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