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紫砂壶从入行到感悟
我从1995年就开始收藏紫砂壶壶了,因为当时在无锡上大学,大学同学玩紫砂壶壶的很多。当时觉得紫砂壶壶还不错,挺好看的,我就也参与到了收藏紫砂壶壶的行列了。现在我收藏的紫砂壶壶大概三四百把,大部分以名家的壶为主,像吕尧臣、华建、谭泉海,等等,比较遗憾的是何道洪的壶还没有。随着收藏时间的增长,我现在对紫砂壶壶的理解可能负面的更多一些。目前热衷于对端砚的收藏,也是好朋友把我带到这个圈子的,他帮我介绍了一些端砚大师,让我走了很多捷径,收获挺多的。 趣闻: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买一些回流壶。中国的紫砂壶壶最早是由台湾、香港那边炒起来的。^***时期的紫砂壶开始做花盆等实用器了。刚改革开放那会儿,香港人和台湾人有机会回大陆,经常寻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工艺品。当时应该是80年代末,他们找到了宜兴,在那里买了一些工文化:一把壶,一群人,一个时代艺品大师制作的壶,其中也包括顾景舟、蒋蓉的壶。但是他们也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找了一些当地的工手复制了好多相同类型的壶。有可能买一把顾景舟的壶复制出五把一起拿回香港和台湾,如今又把复制品回流到大陆。毕竟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好多大师都不在世了,很难去鉴定这些壶的真和伪,而从外观上看泥又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我提醒刚入门的藏家买这类壶的时候要谨慎。我觉得这也是目前收藏紫砂壶壶比较有趣的一件事。 感悟: 对于紫砂壶的真假辨别起来还不是很难。紫砂壶的品种很多,现在大家都号称原矿紫砂壶,其实真正的清水泥颜色是很难看的。紫砂壶泥之所以丰富,是因为加了很多拼配的工艺方法,让泥更漂亮了。之前有紫砂壶封矿、原料枯竭等说法,也是不太准确的。尽管矿封了,但是每个工传统工艺玩转当代艺术。[深圳]紫砂壶壶精品展。手里面的泥和矿做几辈子都用不完。尤其名家,存的泥都是以吨计的。新入行的工手确实没泥,想要做壶肯定要买泥,而泥的成本在紫砂壶壶整个的成本里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对泥的判断,不用去太深入地研究。到底是哪个矿的、是机器磨出来的、成土的,有没有加化学原料等很复杂,大家也没必要去判断。现在我们买到的紫砂壶壶泥料也都是拼配的,不用太深入地追究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