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米饭
番薯米饭在当今可作首选减肥药。
这服减肥药是饥寒交迫瘦骨嶙峋的人发明的。
发明了不作为减肥药吃,纯粹填饱肚子,所以当年又称作“肚子药”。
这服药我们从五十年代吃到七十年代,现在看来还要重拾传家宝,加以发扬光大了,谁叫我们从来就是番薯米饭的命。
番薯米饭就是米饭加番薯米,煮的方法和煮米饭也没有多大差别。谁会煮米饭,谁就会煮番薯米饭。
要说明的是番薯米。
番薯米像细的萝卜丝。福州人骂人糊涂,便说:番薯米看作“八百光”。“八百光”,高丽小参。
番薯米,番薯加工而成。
番薯,顾名思义,带“番”的便是舶来品。原产南美洲,被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再传到南亚,明万历年间福州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用重金买了几株薯苗,在福州种植。后人在乌石山建了“先薯祠”,以为纪念。从此以后番薯和国人的关系就密切了,番薯产量高,原来一亩数千斤,今日达一万四千斤,食物充沛,导致人口大增。
番薯,因其甘甜,又名“甘薯”。又取外壳颜色号“红薯”,有顺口溜为证:“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北方人叫它“地瓜”,因此故,解放初期的南下干部也谑称本地子民为“地瓜”。番薯也能存放很久。番薯拿来煮饭,或者直接煮了当饭吃,很甜,很好吃,吃了很快就肥胖。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的国民崇尚肥胖,国王头等魁梧,虎背熊腰,就是托了番薯的福。
也就是说,番薯,本来是甜蜜的营养物质,活人的药,增肥的药。
遗憾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却没有得到番薯太多的甘甜,更多的是苦涩。
屋漏偏逢连夜雨。
正因为苦涩,因为连夜雨,番薯米提炼成了减肥药。
话说当年,灾难连连,福州城里城外人饿得眼冒金星,便爬山涉水到北峰鼓岭一带山区买番薯米。人家山高皇帝远,敢于违抗上级指示精神,偷种番薯。
为什么要买番薯米,而不直接买番薯呢?
运输困难。虽然通了公路,粮食却是禁止买卖的,不能通过公路运输。买番薯米是违法的,被捉到了,番薯米就充公了,血本无归,那简直要了人命。不违法,更要命,铤而走险了。运番薯米都在夜里,通宵达旦,提心吊胆,避开耳目,拣最难走的路,赶时辰。我们村里的人进山买番薯米,头一天天刚亮就走,到第二天下午能回家就阿弥陀佛了。番薯米比番薯耐吃,三四担番薯,刨成丝,再晾晒干了,才制成一担番薯米。挑回一担番薯米,等于挑回三四担番薯,番薯米就大行其道了。
挑回来的番薯米都不是甜的,很多是苦的,臭的,或者煮不烂的。
薯农不会平白无故劳师无功刨番薯米,那是为了长久存放,待价而沽。刨了的番薯米先放在水囤洗过了,把糖份全洗走了。洗出的糖份谁也得不到,结果就倒掉了。留在水屯底部有一层厚厚的浆,晒干了,就是薯粉。薯粉的用处就大了,制作糕饼、粉丝,勾芡什么的,价钱也高。番薯米洗去了糖份淀粉,剩下的就是纤维素了,好的留给自己,坏的卖给别人,当饭吃。
以前,没有人告诉你食物的营养成份,卡路里含量,补身体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填饱肚子,能填饱肚子就是好东西,这是颠覆不破的真理,谁要是说三道四,轻者被口诛笔伐,重者头破血流。
前不久到山下的一户人家家里做客,听他说当年他家就挑了大米到山上去换番薯米,番薯米结实。
薯农刨番薯是连皮带肉一起刨,就是坏了的番薯,也舍不得丢掉,反正不是自己吃,也都能卖得了,所以吃到臭的苦的番薯米就不足为怪了,只能闭着眼睛往下咽。
洗过的番薯米往往不能一次性晒干,谁能保证天天艳阳天,或者发霉了,发霉了洗了再晒,这样的番薯米就煮不烂,煮不烂就让它在我们的胃肠道里慢慢消化,胃肠道有粮,心里不慌。
晒番薯米
命苦不能怪政府,也不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前世造的孽,今生今世还在造孽,你作践我,我作践你,循环不已,代代相传。
我们是革命的乐天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吃着番薯米饭战天斗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我们唱歌,唱毛主席语录歌,我们跳舞,跳忠字舞,看革命京剧样板戏,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在眷恋当年,口口声声要回到当年。还有人在回味当年的番薯米饭,说:“番薯米饭配咸鱼,那才是共产主义,好吃极了!”
番薯米可以煮稀粥。也可以煮干饭,如果不是加了番薯米,当年的人,是轮不上吃干饭的,吃了就是败家子,大逆不道,难怪那么多的人对番薯米感情深厚。
煮番薯米饭以炊干饭为最高境界。箍一桶杉木蒸笼,在蒸笼里垫一块纱布,把煮到半生不熟的稀饭米粒捞起来,和洗过的番薯米调拌均匀了,倒入蒸笼,盖上盖子,灶桶里就可以生火了。炊到番薯米烂了,杉木蒸笼的味道串到番薯米饭中了,那才是香。如果番薯米中很少坏家伙,或者托祖宗的福,全部都是好粒,那样的番薯米饭就够你思念一辈子了。
番薯米再怎么洗,煮好的番薯米饭还是有一点甜,甜的饭要和咸鱼搭配。咸带鱼,咸鲳鱼,咸黄瓜鱼什么的都行。有一种鱼,只有手指头大小,泡在盐水里,更是绝配,味道奇特,特咸,耐吃,价格非常便宜。这种鱼在福州有一个特殊的名称,福州人发明了一个特殊的字来命名它,写作(鱼奇),读gie,去声。(鱼奇)囝配番薯米饭,等于苏联的土豆烧牛肉。(鱼奇)囝的名气很大,福州一家最大的酱油厂,生产酱油虾油的,大名就冠“福州酱(鱼奇)厂”,招牌很大,广告很多,所有容器上都标上了厂名,是正楷写的,颜体,(鱼奇)字尤其美术。
今天的人,大都肥胖,不肥胖也难免营养过剩,不是今天的人不想瘦身,饥饿凄惨的人一旦有一点小钱,怎么也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很多人想瘦身,就是难熬饥饿时胃肠道刀割的疼痛,那么,你吃番薯米饭好了,保证胃肠道填得饱饱,一点缝隙也没有。吃过番薯的人都晓得,吃番薯就是爱放屁,放了屁,里面就绝对充实了。充实归充实,全是纤维,营养价值不高,连大米的淀粉都泡掉了,肥胖不了,一举两得。
当年炊番薯米干饭的人会当家,深谙系统工程理论。不明就理的人以为他们不讲科学,把大米的营养物质滤掉了,暴殄天物,其实不然,泔水拿来喂猪了。
猪很关键,猪在家里的地位超过任何人。“养人会厌,养猪不厌”。不养猪怎么让小孩读书娶媳妇?有道是:“一猪,二女婿,三囝,四丈夫”,(終于明白什麼意思了
)
这是地位的顺序。
有人认为这“猪”是隐喻“猪哥”,第三者,相好的。其实未必。早先农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农村大都聚族而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监督机制很健全,还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来不得半点含糊。
有生活经验的人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丈夫回家了,本来也想亲热亲热,无奈孩子跑来了,自然要呵护孩子。巧的是女婿串门来了,女婿半个儿子,平日里不住在一起,隆重接待,事半功倍,以后儿子讨媳妇还指望女婿赞助。讨厌的是猪还没喂食,饿坏了不长膘,还会拆了猪圈,拱了大门,登堂入室,不得已,先喂猪,再招待女婿。有空了招呼儿子不迟,那老不死的自己看着办。
猪是如此不可怠慢,作为人的我们,就只能吃饭渣,咽番薯米了。
啊,我伟大的祖国,在你广袤的土地上,任何人间奇迹都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