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一千零一夜,陪你走过!!!

大滇说茶1001夜之158 普洱茶的价值链解析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的主题是——普洱茶的价值链解析。

       貌似高深的题目后面,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普洱茶的真相。当然,按照正常道理,这个在茶商之间沟通会更加合理。但在中国有着全世界最伟大的消费者,要买房子,就要成为房屋专家;要买牛奶,就要成为奶牛专家;要买普洱茶,就必须成为普洱茶专家。

      大滇也一样,要做茶,就必须不停交学费,尽量多学一些东西。我们来看下普洱茶从鲜叶加工到成品销售的一个完整过程。

       价值链一:茶农—毛茶商—茶厂—品牌附加—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我来解释下这个过程:普洱茶的毛茶通常是由茶农或者初制所来制作完成的,这个环节加工的对象是鲜叶,得到的是毛茶。然后,毛茶商从茶农或者初制所收购毛茶,简单加工或者不加工(比如挑拣黄片、拼配)后卖给茶厂。茶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品牌的,只是做代加工的,那么就帮客户收购这些毛茶做成成;另外一种是有自有品牌的,加上自己品牌的附加价值,然后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然后到消费者手里。

       在这个价值链中,价值不断被放大。放大比例是多少呢?1:10或者1:100都有可能,如果是1:4,那是相当的厚道了。作为一个不专业的消费者,能以1:4买到,那是运气极佳了。那么,这个链上,哪个环节的放大系数最大呢?两个环节:

      第一,毛茶商——茶厂。毛茶商到茶厂,这里的巨额利润,一般人想不到。按照道理来说,茶厂似乎都是大规模采购,应该能拿到较好的价格。但事实上,在普洱茶这个行业,有规模的茶厂很少,最简单的茶厂,投资数万元就可以建成,小型茶厂,数十万建成,中型茶厂,百万级别就足够了。

       大多数的茶厂,以代加工为主,赚取的是加工费。除了对低端原料价格比较了解,而对很多高端原料的学习和了解并不够。我就曾遇到某茶厂厂长兴致勃勃给我推销景迈大树茶,70元一公斤的价格。我翻给他几十个白眼。然后说,我替你害羞!

       毛茶商以看似不贵的价格卖给茶厂,而茶厂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出这些茶的真实价格,那么,损失是巨大的。我也见到很多去收茶的茶商,从毛茶商手里买的原料,价格比我贵2-5倍。当然,这些都是指没经验的茶商。然后,就有茶友问了,干嘛茶商或者茶厂不自己去寨子收?第一 ,当你想要的时候,那个茶没有了。第二 你去收的时候,还没接到订单,不敢收。你有了订单,最后只能找毛茶商,所以,从毛茶商到厂家或者品牌商,这个过程一旦出错,成本可能会高很多倍。

       第二个价值巨幅上升的环节,在茶厂——品牌附加。这个品牌附加值是很厉害的,也可能是直接加工成本的几倍,然后由品牌商,传递给批发商。这取决于这个品牌有多强大。综合来看,一切顺利的话,从茶农到零售客户手中,1:4这个价格,算相当厚道了。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许多行业,比如,一般中端品牌的服装,拿货价格都是吊牌价格2-3折,实际销售按7-8折销售。

       以上介绍,是传统的普洱茶产业的价值链传递。又有人问我了,大滇,那这些工厂傻了,干嘛不自己去各个寨子收料,而要找毛茶商收?我请问下,一个年产量1000吨的茶厂,更不用说万吨的茶厂,你要请多少人去收料?你要雇多少个员工去收料?收完料后这些员工要闲置一年?这些员工都拿着现金去收料?怎么监控?出差费用怎么算?作为厂家,直接面对几个大的毛茶商,实际上成本更低。这就是这个价值链得以稳固的原因。当然,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原料显然不能保证所谓纯料,所以,这是很多大厂并不推纯料的原因之一。以我在国营茶厂工作的经验,如果派一个员工去收茶,那么至少要派3个人去监督,为了防止这4个人私下串通黑公款,又得私下派一伙便衣跟踪……这就是信任的成本。这个成本超过了给毛茶商的利润。作为管理者,都心知肚明。然后我们看另外一个价值链,大滇称为最简价值链,茶农(或初制所)—茶商—消费者,这就是现在许多同行在走的路线。

       看起来似乎有利很多,中间环节降低了很多,似乎成本更低了,实际不然,中间产生的运作成本稍微控制不好,则风险更高。第一是规模问题,如果茶商的规模较大了,必须形成一个网络,许多合作的茶农或者初制所,才能得到一定规模数量的茶。如果这个合作网络很小,则意味着做的茶数量很少,运作成本一样会很高。例如,如果年产量只有1吨茶,大家算下费用就知道,不卖天价,必然养不活一帮子人。这就是大家看到市场上有许多茶,茶很纯正,但是价格也很贵的原因,需要靠较少的量维持全年的费用,而茶商还觉得自己没挣到钱,都交房租人工了,根本原因就是规模。

      茶农(或初制所)——茶商——消费者 ,这个价值链要想得到优化,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务是规模,没有规模,最后总成本会更高。

      第二要点则是经验了,这个很简单,如果连大树小树茶都分不清楚,对历年行情不清楚,那么你出价可能会高,同时即便出高价,也许拿到的茶并不是你想要的茶,这里的冤枉就很大了。不是所有去老班章的人都能买到纯正的老班章,这一点,无需证明。

      第三个要点则是沟通,无论你多专业,无论你有多大的规模,沟通仍然是决定成本的重要因素。一个习惯是,茶农对台湾人、香港人,广东人怀着深厚的感情,一般都愿意把绝世好茶高价卖给高人。对于云南本土人,似乎并不是很情愿搭理,除非很熟。这一点必须承认,云南话三言两语一沟通,对方开价较为合理,不会搞出一些雷人的价格来。起码,没人会给我开出老班章3000的价格。

      第四个要点则是人民币了,现金好使,立马付现金。红通通的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必须是半新不旧的,不要是全新,会被当做假币,不敢收的。

      这两个价值链之间,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比如茶农—毛茶商—茶厂—品牌附加—批发商—零售商—网商—消费者,许多零售商销售不掉的货,我们简称跳楼货,打折卖给网商,再到消费者手里,这里出现了价值降低的过程。

      给大家介绍这些环节,有助于大家理解为什么普洱茶会有如此不同的价格了。

~~~~~~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59 谈毒茶论农残

      大滇说茶1001夜,谈毒茶论农残。

       在很久很久以前(2012年4月份),某个组织发布了关于茶叶的农残报告,其中列举了铁观音以及绿茶、花茶的一些农残情况,包含立顿等著名品牌的一些企业被点名批评,所幸的是,其中没有普洱茶。我很奇怪,为何没有普洱茶呢?作为一个著名的茶种,居然如此不受绿色和平组织重视,大滇表示抗议。 目前,市场上,铁观音和普洱茶地位相当,为何厚此薄彼?今天系统地讲一下。

       一、普洱茶没有农残,不打药,不施肥。
       在茶区,经常听到茶农说,自己家的茶不打药不施肥。然后,我笑了。面对着万亩茶山,我笑了。然后,我装作信了,呵呵,你信吗?

       二、不打药、不施肥=无农残?
       这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打药,不施肥并不等于无农残。事实上,确实在高海拔地区,有些荒无人烟的地方,对一些野放茶的测试,也发现了农残。

        三、农残=有害?
       如果把大城市菜市场里的蔬菜拿去检测,你会发现,蔬菜的农残量远高于茶叶。我印象里某次看广州日报,农残和重金属超标都是几十倍,几百倍。土壤里有毒,浇灌菜的水黑乎乎的,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留给我们的不止是工业文明,还有环境污染。我相信,在云南任何一个茶区的污染,都比不过这个污染。然而,我们依然津津有味地享受着所谓都市的繁华生活。

       江湖上传言,现代中国四大武林高手:东鞋——烂皮鞋、西毒——毒胶囊、南地——地沟油、北奶——三鹿奶,最近新加了一个,中毒茶。我不了解其他茶类的农药使用情况。只是看到报到,说铁观音的茶农说,没有农药,怎么种得出茶来?这个问题,相当有力!

       在普洱茶行业里,在某些茶区,面对着各种信誓旦旦的谎言,不打药,不施肥?你怎么面对着黑压压的害虫?我们大多时候,想当然认为,无农药,自然生态很好。但你告诉我,面对着这些害虫,怎么解决?任由他们吞噬全家的摇钱树?全家唯一的经济支柱?我想,没有犹豫,拿起喷雾器吧,灭杀这些害虫,是唯一的选择!

       大滇观点之一  使用农药,实属无奈;使用农药,有解药。
       这个解药,就是农药的有效期。农药使用后,在叶面上有一定的有效期,比如7天或者14天。过了这个时期采摘,农残会很低。如果在这个期间采摘,农残会很高。所以,不要看见打药就害怕。人云亦云很可怕,也是无知的表现。我们弄明白这个原理,就会发现,其实茶农也好,我们喝茶人也好,喝着打过农药的茶已经很多年了。绝大部分人还安全活着。  
     
      大滇观点之二  春茶农残极低论  
      就我个人在茶区行走的经验,春茶一般不打药。即便在某些滥用农药的茶区,也有人提示过,春天不打药。然后,就是熟茶的问题了。我有一些熟茶的检测资料,有农残,但很低,这就奇怪了,发酵难道能把农残搞没了?不清楚这个道理。然后,我自己猜测了下,普洱熟茶的制程中有两个过程,第一,压饼时候,高温蒸茶,可能会使一些农残挥发,第二 烘干过程,也可能导致农残进一步降低。那么,我们假定经过了这样的过程,还是有农残。我们就来开汤吧,高温洗茶两遍,你还有多少农残?然后,是你每天喝茶的量,有多少?能够溶解在水里的农药有多少?最后,才是你每天摄入多少农药的量了,这个量是否达到了造成身体危害的程度了?比起我们在餐厅里吃的蔬菜,这个农残是高还是低?你听说过谁用开水来洗蔬菜吗?我们可是用开水来洗茶!

      大滇观点之三  高海拔地区,使用农药机会较少。
      这一点,鉴于高海拔地区本身气温较低,病虫害并不严重,确实有不使用农药的地区。 这个也是事实。而平地,云南称为坝子,坝区相对来说,使用农药较为频繁。这个也是事实。  

      大滇观点之四 非密植的茶园,较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农药。
      连片的茶园,尤其是台地茶,病虫害较多,而古老的大树,以及种植较为稀疏的小树,并不需要浪费农药。在老班章地区,景迈茶区,以及我们所经历的典型古茶园,生态系统完全独立,对病虫害具有天然的抵抗力。多年来,也只看见茶农使用有机肥,以及冬天把土翻松这样的情况。从树叶上来看,也少见被虫咬过的痕迹,自然不需施肥。使用化肥,打药,也并不曾见过。所以,是否使用化肥,使用农药,是跟病虫害以及茶树的生长情况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必要,谁也不会去打农药,如果受到虫害了,不打药,我只能说这个人是呆子了。

       从整个普洱茶行业来说,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茶园的具体,肯定是有打药的茶园,也有未打药的茶园。对这个问题,逃避是没有意义的。生态环境很好,无需打药固然很好,如果确实有需要,打了药,只要间隔开,有个安全期,也问题不大。确实虫很厉害了,打药过度了,大不了,这个季节的茶不采了,让树休息下,也未尝不可。

      从大滇的角度来说,我们关注茶树的生态环境,在收茶的时候,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收茶,同时,以大树古树为主,这使得我们在茶叶的农残上,会较少担忧。对于那些使用农药频繁的地区,不去收茶就是了。这个是大滇的基本保证。高山云雾出好茶。所以,当你喝出茶里有杂草,有纤维丝的时候,我提请您原谅。这些看得见的东西,与整个普洱茶的总体生产水平有关系,我们虽然努力做了,但总有那么一些顽皮的东西捣蛋。而那些看不见的农残,大滇在收茶阶段,已经尽力避免了。

       这基于一个简单的道理,喝大滇普洱茶最多的人,是大滇飞扬本人。一天面对着十个以上客户,喝下上百杯自己普洱茶的人,就是江湖上传说的穿山甲 —— 一个春天行走2万公里的大滇飞扬。我还在行走,证明,XX普洱茶暂时,农残还不致命!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继续大滇说茶1001夜

TOP

回复 176# 若兮 的帖子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0 XX味——生茶篇


 


       大滇说茶1001夜,XX味。

       XX做茶到现在,有茶友不断总结出XX的特性,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其中更有茶友提到了XX味,总结了XX的一贯风格。我觉得很有意思,特意把这个内容拿出来,公诸于众。对于喜爱的茶友或者不喜爱的,都有一个说法,以方便大家选购。所谓的XX味,我分生茶和熟茶来描述。

       生茶

       我不想花很多时间来说明XX茶的优点。优点还是各位自己去评说。我们还是来面对质疑。质疑XX茶,主要问题在于: 淡、香、柔。我们来一一解说。

       第一点、淡
       淡,是部分茶友对XX新茶的感觉。尤其是易武系的茶。从制茶的角度来说,茶淡不淡跟我关系不大。对于纯料茶我收到的茶就是这样,我保真,不保证好喝。每一个纯料茶,都如实反应了当地茶的特色,这就够了。这是大滇提倡的“真”。

       大滇这么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容易引起公愤。我理解消费者的愤怒,要真,要纯,还要好喝。当然,价格还要便宜。那么,如果一个地方的茶,本来就淡,你让我有什么办法?这是关于淡的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实际上,茶并不淡,只是喝的人习惯问题。这一点,体现在易武的茶放在勐海喝,勐海当地的人一般都认为淡。勐海泡茶,有事没事总要闷泡几十秒,茶汤苦涩味重,这一点跟易武不同。我也曾经跟一些茶友喝茶,说到淡的问题,某些茶友烟瘾大,重口味,确实,如果按照大滇店里的标准泡法,8克投茶量,立刻出汤,基本上所有的茶都显得淡。所以,淡,本来不是大滇茶的特点,但用大滇标准泡法,是会显得淡的。

       第三个解释,XX制茶,通用的原则是保守原则。宁肯用时间来换空间,也不肯在新茶阶段讨好茶友。我最害怕的一种结果是:新茶很好喝,存放后滋味丧失。大滇许多茶,在杀青,揉捻等环节,都照顾到这个保守原则。宁肯现在淡,现在不香,把这个变化过程留到后面的岁月里,也不愿给未来留下遗憾。

       打住!大滇,你又在忽悠了!总在说未来,未来到底有多远?大滇说:半年,或者一年。XXXXX,这些茶,起初只是工艺的原因,揉捻较轻,不出味,在随后的几年,浓度还会进一步加强。所以,我提前大家关注,普洱茶是后发酵茶。

       真正好工艺的普洱茶,在新茶阶段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大滇经常说,对当年新茶的评价,最好在半年或者一年后。如果非要再压饼后就评价,请最好结合原料的成分再加上工艺方法来推断。XXXX

      第二点、香
      XXX的茶真的很悲剧,又淡,又不香。我真的不懂了,这样的茶,怎么能一卖就是五年?我听过这样的质疑。是的,XXX的普洱茶,不会很香,这个是个人的错。大滇认为,自己做的是普洱茶,不是绿茶。而普洱茶,不应该是香的。普洱茶淡淡的茶香,正是普洱茶的优势所在。绿茶的高香,不应该出现在普洱茶里。需要找高香型的普洱茶,XXX,不生产。

       每年,我试喝无数种毛茶,也跟茶友在喝无数种新茶。实际上,我内心的看法是:咱们三年后看。我们对新茶的所有看法,都将在3年后揭晓。普洱茶,在发展到中期茶阶段,是个稳定期。这个时候,陈化的趋势已经稳定,评价才具备一定的依据。新茶里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在XXXX这个茶的拼配中,去年和今年都给我留下了相同的记忆。在毛茶拼配这个阶段,一群制茶人聚集在一起试喝,结果都可称为完美。但去年XX压制成饼后,立刻开汤,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前半段和后半段过渡不自然,出汤滋味也是明显两段。这个问题,在半年后,即去年11月份,自然融合,表现出毛茶阶段具备的优点来。今年的XXXX,又让我默然。揉捻较重的茶,出味优先,揉捻较轻的茶,则在后续出味。因为害怕苦重的茶出汤太快,导致茶汤太苦,所以选择了轻揉,较甜的茶重揉。在压饼后的测试中,明显是先甜后苦,再甜,并没有完全融合。即便如此,我仍然可以确信这是一个优秀的茶。但在事实呈现之前,你敢信吗?

       我也曾解释过XX茶不香的另外一面。即某茶友在购买XX的茶一年后,开箱闻茶,大厂的茶,表面闻起来香而XX的茶闻起来不香,据此有若干疑问。大滇飞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正经的解释,一种是不正经的解释。正经的解释就是:XXX的生饼,采用石磨压制,较机器压饼松,表面的香气散失得快。而且XX的生饼主要采用阴干,而不是烘干,本身就没那么香。你应该关心的是茶汤开汤后的茶是否香,而不是饼面是不是香。不正经的解释就是:凡是饼面香的茶都被我扔了。新茶如果太香,多半只是浪费仓库。而最要不得的是,这个茶还不是茶香,是饼面香,是不开汤就香。不可原谅啊不可原谅。

       第三点、柔
       XX的茶,苦涩度一般都不高,所以许多茶友认为柔。也有人很奇怪,同样一个地方的茶,为什么XX的茶就是没有人家苦。我有一肚子的冤屈无法诉说。除了几个著名的生产苦茶的地方,在春茶去收茶,我们所涉及的地区,的确没有几个地方的茶会很苦,即便有些地方稍苦,也是化得很快。我想,我错在了收茶去的地方,都是海拔较高的地方吧,那里的茶,有苦,也化得很快,何况,大多数地方,并不苦。经常去茶区行走的人,不管嘴里说不说,大家都明白,那些苦涩而不化的茶,究竟是怎么回事。

       2012年8月,大滇普洱夏令营,一起揭开这个谜吧!所以,生茶的XX味,淡、香、柔,你明白了吗?而这个关于XX新茶的印象,在1年后,转变为 浓、厚、滑的时候,你又将怎样评说呢?什么茶气霸道,什么王者之气,贯通任督二脉,与XX无关!明天晚上,续说XX味——熟茶篇。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0
吃叶子  喝叶子  抽叶子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2705

TOP

回复 179# 风雨丽人 的帖子

请茶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1 XX味之熟茶篇


 


       大滇说茶1001夜,XX味之熟茶篇。所谓的XX味,当然并不仅仅是味道,味,也含了品味的意思,所以,XX味,也有品味XX普洱的意思,其中也涉及到制茶的一些基本看法。XX味之熟茶篇,就包含了XX制作熟茶的基本理念以及制法。这也有助于茶友了解XX熟茶的基本状况。

      大滇认为,熟茶的基本要点是:醇。由此衍生了几个概念,醇香、醇厚、醇和。如果熟茶不醇,则不是好熟茶,这是大滇的基本判别原则。醇香、醇厚、醇和代表了熟茶的三重境界。要么醇香,要么醇厚,要么醇和,好熟茶,大滇就分为这三类,也努力往这三个方向努力。而要达到这三个方向,就得从基本的制作工艺开始:

       一、发酵
       大滇相信,只有好原料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所以,选择较好的毛茶来发酵是第一要务。如果毛茶内质本身比较差,比如都是黄片,那你怎么能设想发酵出醇香、醇厚的茶呢?似乎,在普洱茶行业,默认的规则都是,最差的茶拿来发酵熟茶,卖不掉的毛茶拿来发酵熟茶。

       也曾有一种极限情况,某些劣质生饼卖了若干年无法销售,回到茶厂,蒸汽解散,变回毛茶,重新发酵成熟茶销售。因为对于熟茶,要看出好坏是较难的。我也曾听说过烘青茶卖不掉用来发酵熟茶的例子。所以,在我们谈发酵之前,必须确保声明,原料是优质晒青毛茶,然后,经过了适度发酵,才有可能成为好的熟茶原料。

       即个人偏好的熟茶,一定是经过适度发酵的,发酵程度为7-8成。关于发酵程度,各个品牌有自己的偏好,这一点无可厚非。轻发酵的茶,叶底会更加柔韧些,褐色,看起来更漂亮。但容易保留部分生茶的特性,比如涩味。大滇飞扬认为,既然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即藏生茶,饮熟茶,品老茶。熟茶就是为了饮用而生,那么发酵得较轻,需要更久的存放来改变,有悖于发酵熟茶的初衷。而适度发酵,应该是熟茶的正道。小括号一下(对于粗老的原料,应该重发酵)。7-8成发酵,是怎样的情况,请大家参照大滇以前的文章,普洱熟茶的发酵度。

       适度发酵,意味着在3年后,这个茶会是适合饮用的。这里,又会有初学的茶友问:熟茶不是现喝吗?为何又是三年?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喝新的熟茶,容易上火。相信很多人有这个体会,新熟茶有火味,容易上火是常识。三年后,茶变得醇和,更加适合饮用。

       太多的茶友跟我说,不喜欢喝熟茶。甚至某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老茶客是不喝熟茶的,喝熟茶的人,意味着水平不高。甚至,因为喝熟茶,而感到自卑。高人,老茶人都是不喝熟茶的。而大滇,会提倡各位茶友不时喝喝熟茶。固然,生茶有很多变化,非常吸引人,生茶的层次感更丰富,生茶更有韵味……

       大滇说,生茶固然有千万条优点,但是,熟茶具备了一个生茶无法超越的优势:目前我所知道的,了解的,靠谱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普洱茶一切有益健康的证据,都是基于熟茶做出来的。即熟茶的保健功能更具备科学依据。当然,也有童鞋说了,老生茶也具备这些功能……这点,还是静待医学研究吧。

       大滇手里的资料,关于减肥、降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资料,有法国学者,日本学者,以及大陆学者的研究报告,都是基于普洱熟茶。大滇喝很多生茶,但每天最后一个茶,一定是熟茶。这保证了经过多年后,大滇依然有钢铁厚胃。而大滇的一些茶友,以及制茶的同行,多年后,似乎喝茶不在那么生猛,甚至有个别人被医生禁止喝茶,所以,哪怕在老茶友面前显得自卑,还是偷偷喝一杯熟茶吧,为了您的胃。

       二、拼配
       这个拼配主要是原料方面的拼配。除了等级拼配,不同产地的熟茶毛料拼配也是构成大滇味的基本要素。同样是勐海茶,布朗山、格朗和、巴达、南糯山、勐宋地区的茶在发酵后呈现不同的风格,浓淡之间,香甜之间,厚薄之间,调整融合,是拼配之中要考虑的问题。

       三、无法避免的堆味
      熟茶,遵循传统方法制作,人工发酵,带有堆味。解决堆味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长时间存放,自然去除。
       熟茶在发酵出来,具有强烈的堆味。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只能通过时间去缓解这种不愉快的味道。但我们想对茶友说,堆味,是熟茶一个基本的特性,也是正常发酵必备的附加产物。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必须知道,堆味存在是正常的,堆味,也是判别一个熟茶年份的重要依据。

       第二,生物发酵或者烘焙去除堆味。
       目前,出现了一些工艺,采用酵母发酵熟茶,这类的熟茶堆味基本感觉不到。这是好的一些方面,但问题是,个人感觉还是在味道上有欠缺。在堆味去除的同时,滋味也没有传统熟茶的香味了。另外,也有某些新品宣称新茶无堆味,实际上是把普洱毛茶做了烘焙,然后再压制。这个过程固然使得新茶无堆味。但同样,会是的汤质变薄,个人认为弊大于利。

       所以,熟茶的XX味里,在你收到新茶时,会带点堆味,这个堆味,不重,毕竟已经陈化了1-2年才到您手上,但若说没有,那不可能。XX资金积压3年,去除堆味后才开始销售,这点,一般企业目前还做不到。

       四、略浑浊的汤色
       我无法不跟茶友交代汤色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熟茶,一样的,汤色浑是必然的。在发酵过程中,或者刚发酵后,喝毛茶,是浑浊的。在毛茶刚压饼后,汤色是浑浊的。这一点,是普洱茶熟茶加工中的常态。正常情况下,也是必须通过存放才能使得汤色清澈的。这个存放的周期,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三年。跟具体的茶以及等级、拼配等有关。

       快速使汤色清澈的方法是:烘焙。在家庭DIY的方法是:把一饼汤色会浑浊的熟茶解散,取10克放微波炉烘烤3分钟后开汤,你看下汤色还浑不浑?烘焙就是这么的有效。汤色清澈,无堆味,这点,对新茶来说,未必是好事,也不是技术高明的表现。高温烘焙熟茶导致的可能结果是:汤水寡薄以及一个更糟糕的结果,陈化中变酸!您喝过发酸的熟茶吗?熟茶发酸有很多因素,发酵不当是一个原因,而高温烘焙后存放几年,也可能导致酸化,这也是藏家的惨痛经验!

       熟茶的XX味,就走在这样的路线上,发酵适度,必要拼配,堆味自然散,汤浑慢慢放。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用岁月来酿制熟茶之味。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大滇说茶1001夜之161 XX味之熟茶篇


 


大滇说茶1001夜,XX味之熟茶篇。所谓的XX味,当然并不仅仅是味道,味,也含了品味的意思,所以,XX味,也有品味XX普洱的意思,其中也涉及到制茶的一些基本看法。XX味之熟茶篇,就包含了XX制作熟茶的基本理念以及制法。这也有助于茶友了解XX熟茶的基本状况。

      大滇认为,熟茶的基本要点是:醇。由此衍生了几个概念,醇香、醇厚、醇和。如果熟茶不醇,则不是好熟茶,这是大滇的基本判别原则。醇香、醇厚、醇和代表了熟茶的三重境界。要么醇香,要么醇厚,要么醇和,好熟茶,大滇就分为这三类,也努力往这三个方向努力。而要达到这三个方向,就得从基本的制作工艺开始:

       一、发酵
       大滇相信,只有好原料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所以,选择较好的毛茶来发酵是第一要务。如果毛茶内质本身比较差,比如都是黄片,那你怎么能设想发酵出醇香、醇厚的茶呢?似乎,在普洱茶行业,默认的规则都是,最差的茶拿来发酵熟茶,卖不掉的毛茶拿来发酵熟茶。

       也曾有一种极限情况,某些劣质生饼卖了若干年无法销售,回到茶厂,蒸汽解散,变回毛茶,重新发酵成熟茶销售。因为对于熟茶,要看出好坏是较难的。我也曾听说过烘青茶卖不掉用来发酵熟茶的例子。所以,在我们谈发酵之前,必须确保声明,原料是优质晒青毛茶,然后,经过了适度发酵,才有可能成为好的熟茶原料。

       即个人偏好的熟茶,一定是经过适度发酵的,发酵程度为7-8成。关于发酵程度,各个品牌有自己的偏好,这一点无可厚非。轻发酵的茶,叶底会更加柔韧些,褐色,看起来更漂亮。但容易保留部分生茶的特性,比如涩味。大滇飞扬认为,既然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即藏生茶,饮熟茶,品老茶。熟茶就是为了饮用而生,那么发酵得较轻,需要更久的存放来改变,有悖于发酵熟茶的初衷。而适度发酵,应该是熟茶的正道。小括号一下(对于粗老的原料,应该重发酵)。7-8成发酵,是怎样的情况,请大家参照大滇以前的文章,普洱熟茶的发酵度。

       适度发酵,意味着在3年后,这个茶会是适合饮用的。这里,又会有初学的茶友问:熟茶不是现喝吗?为何又是三年?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喝新的熟茶,容易上火。相信很多人有这个体会,新熟茶有火味,容易上火是常识。三年后,茶变得醇和,更加适合饮用。

       太多的茶友跟我说,不喜欢喝熟茶。甚至某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老茶客是不喝熟茶的,喝熟茶的人,意味着水平不高。甚至,因为喝熟茶,而感到自卑。高人,老茶人都是不喝熟茶的。而大滇,会提倡各位茶友不时喝喝熟茶。固然,生茶有很多变化,非常吸引人,生茶的层次感更丰富,生茶更有韵味……

       大滇说,生茶固然有千万条优点,但是,熟茶具备了一个生茶无法超越的优势:目前我所知道的,了解的,靠谱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普洱茶一切有益健康的证据,都是基于熟茶做出来的。即熟茶的保健功能更具备科学依据。当然,也有童鞋说了,老生茶也具备这些功能……这点,还是静待医学研究吧。

       大滇手里的资料,关于减肥、降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资料,有法国学者,日本学者,以及大陆学者的研究报告,都是基于普洱熟茶。大滇喝很多生茶,但每天最后一个茶,一定是熟茶。这保证了经过多年后,大滇依然有钢铁厚胃。而大滇的一些茶友,以及制茶的同行,多年后,似乎喝茶不在那么生猛,甚至有个别人被医生禁止喝茶,所以,哪怕在老茶友面前显得自卑,还是偷偷喝一杯熟茶吧,为了您的胃。

       二、拼配
       这个拼配主要是原料方面的拼配。除了等级拼配,不同产地的熟茶毛料拼配也是构成大滇味的基本要素。同样是勐海茶,布朗山、格朗和、巴达、南糯山、勐宋地区的茶在发酵后呈现不同的风格,浓淡之间,香甜之间,厚薄之间,调整融合,是拼配之中要考虑的问题。

       三、无法避免的堆味
      熟茶,遵循传统方法制作,人工发酵,带有堆味。解决堆味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长时间存放,自然去除。
       熟茶在发酵出来,具有强烈的堆味。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只能通过时间去缓解这种不愉快的味道。但我们想对茶友说,堆味,是熟茶一个基本的特性,也是正常发酵必备的附加产物。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必须知道,堆味存在是正常的,堆味,也是判别一个熟茶年份的重要依据。

       第二,生物发酵或者烘焙去除堆味。
       目前,出现了一些工艺,采用酵母发酵熟茶,这类的熟茶堆味基本感觉不到。这是好的一些方面,但问题是,个人感觉还是在味道上有欠缺。在堆味去除的同时,滋味也没有传统熟茶的香味了。另外,也有某些新品宣称新茶无堆味,实际上是把普洱毛茶做了烘焙,然后再压制。这个过程固然使得新茶无堆味。但同样,会是的汤质变薄,个人认为弊大于利。

       所以,熟茶的XX味里,在你收到新茶时,会带点堆味,这个堆味,不重,毕竟已经陈化了1-2年才到您手上,但若说没有,那不可能。XX资金积压3年,去除堆味后才开始销售,这点,一般企业目前还做不到。

       四、略浑浊的汤色
       我无法不跟茶友交代汤色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熟茶,一样的,汤色浑是必然的。在发酵过程中,或者刚发酵后,喝毛茶,是浑浊的。在毛茶刚压饼后,汤色是浑浊的。这一点,是普洱茶熟茶加工中的常态。正常情况下,也是必须通过存放才能使得汤色清澈的。这个存放的周期,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三年。跟具体的茶以及等级、拼配等有关。

       快速使汤色清澈的方法是:烘焙。在家庭DIY的方法是:把一饼汤色会浑浊的熟茶解散,取10克放微波炉烘烤3分钟后开汤,你看下汤色还浑不浑?烘焙就是这么的有效。汤色清澈,无堆味,这点,对新茶来说,未必是好事,也不是技术高明的表现。高温烘焙熟茶导致的可能结果是:汤水寡薄以及一个更糟糕的结果,陈化中变酸!您喝过发酸的熟茶吗?熟茶发酸有很多因素,发酵不当是一个原因,而高温烘焙后存放几年,也可能导致酸化,这也是藏家的惨痛经验!

       熟茶的XX味,就走在这样的路线上,发酵适度,必要拼配,堆味自然散,汤浑慢慢放。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用岁月来酿制熟茶之味。

         over!

个人空间http://www.368tea.com/uchome/?47645
聊茶QQ:1227649653
手机15002003673

TOP

发酵适度,堆味自然散~~~
吃叶子  喝叶子  抽叶子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27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