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受潮了怎么办 



雨季普洱茶受潮怎么办?很多茶迷朋友都会这样问。下面介绍了雨季普洱茶受潮的一些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家庭储藏中的普洱茶,雨季过后常常出现受潮、霉变、感染异味的现象,必须进行及时的干燥处理。据试验,把相当干燥的茶叶露置于室内,经过一天,茶叶的含水量可以达到7%左右,裸露放置五六天后,则上升到15%以上。在阴雨的天气里,每露置一个小时,含水量就会增加1%,普洱茶就会发霉而产生“霉变”。如云南夏季高温多雨、沿海和内路地区高温多雨,很多家庭收藏的普洱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潮、霉变现象,甚至因室外的空气湿度大,室内气味散发缓慢而使茶叶感染异味。因此,当遭遇高温多雨的天气时,普洱茶收藏爱好者应特别注意观察藏品的变化,防止普洱茶霉变。除增加藏茶室环境的通风透光,加速空气流通,尽量降低室口温度外,对于受潮但是尚未发霉的普洱茶,应该及时地转移到干燥的环境里存放;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普洱茶,应该设法进行日晒、烘烤、焙干等干燥处理,处理后的藏品,应该移到阴凉干燥的环境下储藏。
普洱茶是个神秘的“生物食品”,微生物的繁育结果对储藏的茶品未必就有毁灭性的破坏,有的甚至有利于茶叶品质朝着优质的方向发展,所以应该区别对待。微霜状的“白霉”,在普洱茶中有“贵族之霉”的美誉。经过干燥退“霜”处理一段时间后,茶品滋味中的醇和、甘滑度会明显的增加。黄色的“金花霉”数量的多少,历史上曾作为“老青茶”品质鉴定的重要指标,数量多者为优秀茶品。但黑色和绿色的“霉变”,似对茶品有不利影响,口感常伴随有“麻”、“挂喉”、“叮喉”或者“锁喉”感,使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也有少数口感好的表现。
针对一些普洱茶雨季受潮比较轻的,以上就是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不过最好还是购买品质好的普洱茶,需要家庭存放,最好能整提存放,笋壳能帮助普洱茶抵御一部分外界的侵害,没有笋壳的,用土沙罐、陶罐之类的容器盛放。另外一定要注意存放环境干净无异味,雨季来临一定要注意防潮,防止普洱茶受潮产生劣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普洱茶和微生物的繁殖和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发生“霉变”的普洱茶,我们在饮用时还是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倡导以食品卫生的安全性为原则,切不可因追求新奇的口感而胡乱饮用,发霉后未经过适当处理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