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在存放中变质的原因
日期:2011-11-30 浏览:205次 
茶叶在存放中变质的原因

茶叶在存放中陈化变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茶叶具有“后熟”的特点,即贮藏过程中茶叶的许多化学成分发生氧化作用,导致茶叶陈化和劣变。影响品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叶绿素、茶多酚、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以及多种香气成分等。

1.叶绿素的变化叶绿素是形成绿茶色泽的重要成分。叶绿素在嫩芽叶中含量较高。它由呈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两大部分组成。在茶叶中两者比例和保留量决定了成品茶的色泽。然而,它又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在光和热的条件下(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易分解,因失绿而变褐,形成脱镁叶绿素。一般情况下,脱镁叶绿素含量占70%时,茶叶色泽出现显著褐变。

2.茶多酚的氧化和聚变茶多酚与茶叶滋味、汤色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含量多少决定着茶汤的滋味浓度。茶多酚本身无色,但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被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与茶红素,进而成为褐色素(高聚合物),使红茶汤色加深变暗。在绿茶中,茶多酚的保留量较多,同样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生成醌类化合物,导致色泽变褐。同时这些物质还能与氨基酸类物质进一步反应,促使滋味劣变。

3.维生素C减少维生素C是茶叶具有营养价值的重要成分,其含量多少与茶叶品质关系密切。维生素C也是一种易被氧化的物质,越是高级的绿茶,含量越高,也越难以保存。维生素C被氧化后生成脱氧维生素C,它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生成氨基羰基,既降低了茶叶营养价值,又使颜色变褐,同时滋味也失去了鲜爽味。如果绿茶中维生素C保留量达80%以上,绿茶品质不会发生变化;一旦下降到60%以下,品质就明显变劣。

4.类脂物质的水解与胡萝卜素的氧化

茶叶中约含有8%的脂肪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同样会被氧化、水解而成游离脂肪酸、醛类或酮类,进而出现酸臭味。已有研究证明,随着茶叶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仅茶叶香味显陈,而且汤色也会加深,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茶贮存五法 下一篇茶叶贮存的环境条件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大马锡茶叶罐|几款大马锡茶叶罐欣赏
大马锡茶叶罐大马锡茶叶罐大马锡茶叶罐大马锡茶叶罐马来西亚的手工白锡制品称为大马锡。今日的锡器在世...
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
【简介】高25.5cm,耳距15.5cm。底径8.2cm。小口,短颈,瓶身黏合成为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矮圈足。颈...
茶叶包装罐|茶叶包装罐设计
茶叶包装罐一种薄壁不锈钢包装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为料片开料→冲压毛坯→高...
清代印梅花纹茶叶罐
通高13.6cm,口径4.2cm【名称】:印梅花纹茶叶罐【类别】:紫砂壶【年代】:清代【文物原属】:民间收...
纯锡茶叶罐|纯锡茶叶罐好处与清洗
纯锡茶叶罐有何好处?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藏茶宜燥又宜凉,湿则味变而香,热则味苦而色黄。”要...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