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研究
该课题自80年代中期即开始对其中部分项目进行了研究,至1988年经卫生部在全国招标后中标,从八个方面对重型颅脑外伤急性期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累计使用临床病例548份,检测各类指标42种。研究结果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血流变学、多种生化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活动均有改变,均与脑外伤的病情及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伤情及预后的指标。其中有关脑乳酸中毒、低氧血症、儿茶酚胺类递质的变化在脑外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有关脑乳酸中毒及其治疗的研究成果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领先;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及激素类变化表明二者是脑外伤后影响治疗,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该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课题同时对 THAM、尼莫地平、脑活素等治疗脑外伤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观察,认为THAM对治疗乳酸中毒具有很大前途。该课题的完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脑外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奠定了基础,最终将有射于提高颅脑外伤的诊断治疗水平,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