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叶和老叶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日期:2011-11-14 浏览:736次 
成叶和老叶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茶云纹叶枯病

  分布及症状:又名叶枯病。全国各产茶区普遍发生。严重时叶片呈灰枯状,极易脱落。幼苗受害全株枯死,对树势、生长影响极大。该病主要为害成、老叶。感病初期在叶尖、叶缘产生黄褐色小斑,水渍状,扩展后病部变褐,病斑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部呈黑褐色线纹。中央为褐色或灰白色相问的云纹状斑,有时病部云纹不明显,为灰白色枯焦状。后期病斑正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质脆,易落。

病原:是一种子囊菌亚门球座菌属真菌。病部正面散生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子囊腔或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常见,内生分生孢子梗和刚毛。梗的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10~21×3~6微米。刚毛黑褐色,有1~3个分隔。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子囊腔在病叶或落叶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健叶表皮或伤口侵入,5~18天形成新病斑。以后可不断地进行再侵染。该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全年以5~6月、9~10月发生最盛。树势衰弱,园地管理粗放,采摘过度,螨类为害重,易遭冻害、日灼及台刈后茶园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增施肥料,搞好抗旱、防冻及治虫工作,冬季清除并深埋落叶。(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多抗霉素100ppm进行喷雾防治。在停采园、幼龄园或萌芽前可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茶轮斑病

  分布及症状:该病是茶园常见病害,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发生。被害叶片大量脱落,并引起枯梢,致使树势衰弱,产量下降。主要为害成、老叶。病斑初为黄褐色小斑,扩展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后期中央为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并产生浓黑色小粒点。嫩梢发病变黑枯死,向下扩展引起枯枝。

病原:是一种半知菌亚门盘多毛孢属真菌。病部浓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其上生分生孢子梗,无色,丝状。分生孢子纺锤形,4个分隔,5个细胞,中间3个细胞黄褐色或暗褐色,两端细胞小而无色,顶端细胞生有3~5根刺毛,无色。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在适温高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从叶片伤口或表皮侵入,经7~14天,新病斑形成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溅滴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温条件适于发病,夏秋茶发生较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园湿度大时发病重。强采、机采、修剪及虫害严重的茶园,因伤口多,有利于病菌侵入,因而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1)加强园地管理,及时排除渍水,增施肥料。(2)抓好采摘管理,防止捋采、强采,造成枝叶伤口。机采或修剪后要及时喷药保护。(3)药剂防治。选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再连续喷2~3次,效果更好。茶炭疽病

  分布及症状:茶炭疽病在全国大部分茶区均有分布,尤以西南、江南等山区茶园发生较普遍。病重年可引致茶树大量落叶,影响第二年春茶产量。主要为害成叶。在叶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褐色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病斑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分界明显。但受主脉限制常表现为半叶病斑。后期病斑表面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粒点。

病原:是一种半知菌亚门盘圆孢属真菌。病部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短杆状,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内含数个油球,大小为3~6×2~2.5微米。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组织中越冬。次年5月在雨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萌发后从叶背茸毛侵入,经发育形成新病斑。以后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全年以5~6月、9~10月发生重。雨湿对分生孢子的传播和萌发最重要。树势衰弱,氮肥施用过多的茶园易于发病,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病性差异。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树势培养管理,雨季作好排水降湿工作。(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苯莱特1500倍液喷雾,有较好的治疗效果。75%百菌清1000倍液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茶赤叶斑病   分布及症状:在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发病初期主要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淡绿小斑,逐步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的赤褐色大病斑,可蔓延至半张叶或全叶,病斑颜色较均匀一致,病斑边缘有一条褐色隆起线,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部散生稍突起的黑色小粒点,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成叶和老叶大量枯焦,甚至脱落,导致树势衰弱而影响产量。

病原:本病由一种半知菌类的真菌引起。病斑表面的黑色小粒点为分生孢子器,近圆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长卵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7~25×8~9毫米。

发生规律:此病届高温高湿性病害,特别在高温条件下易于发生,5~6月为始发期,7~8月为盛发期,幼的茶园知台别茶园在夏季供水不足时易受热害,叶片出现枯焦,成为此病侵染的部位。

防治方法:在夏季干旱前中耕松土,合理采摘,加强培育,增施磷肥和钾肥,改良土壤性状,增强茶树根系的吸收能力,有条件的茶园应灌溉抗旱,或对幼龄茶园铺草,以增强保水能力。药物防治,停采期和休眠期用0.6%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用25%的灭菌丹400倍稀释液、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50%的多苗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稀释液,在6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喷药,或参照云纹叶枯病防治方法。茶网饼病

  分布及症状:全国各产茶区中的局部茶园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成叶上,病斑不规则,无明显边缘,病叶的背面沿叶脉产生白^***状突起斑纹,上生有白色粉状物,病叶有时向上卷起,病斑后期呈紫黑色,最后引起落叶。此病不危及嫩叶,但可通过叶柄侵染到嫩茎部,引起枯枝。

发生规律:一般4~6月及9~10月为盛发期,通常在低温、高山多雾、高湿、日照短、荫蔽及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较严重。叶片厚,茶多酚含量高的品种抗此病能力强,反之则较易感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护理,增施磷肥、钾肥或有机肥,使植株生长健壮,除净杂草,砍掉遮荫树,使茶园通风透光,以消灭病菌越夏的场所。②及时采摘,以防其侵染嫩芽梢。③发病严重的茶园,封园后及时进行冬季清园修剪,并摘除病叶烧毁,以减少翌年的病菌基数。④合理施肥,冬季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可提高其抗病能力。⑤药物防治,非采摘茶园喷0.6%~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75%的百菌清700~800倍稀释液或0.3%的硫酸铜稀释液。采摘期用放线酮4×10-5稀释液或多抗霉素1×10-4稀释液喷施,连喷2~3次,每7天左右喷1次。

茶煤病 分布及症状: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发病初期在叶表面发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煤层斑,逐渐扩大,以致覆盖整片叶,后期在黑色烟煤上产生短刺毛状物,色泽深黑,煤层厚而疏松,严重时,茶园呈现一片暗黑色,影响茶树正常的光合作用,使芽叶生长受阻。

发生规律:全年以第一轮茶和第四轮茶发生较严重,同时与助类(长绵蚧、角蜡蚧、红蜡蚧等)、黑刺粉虱、蚜虫的发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病菌以茵丝体、子囊壳或分生把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抱子随风雨飞散到上述害虫的分泌物上,并从中摄取养料进行扩展,过着腐生性生活,并通过上述害虫的活动传播。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表面,不深人组织内部,在低温潮湿的条件下易于发生。

防治方法:适当修剪,除净杂草,增强树势,以利通风透光,冬季结合深翻将枝落叶埋人士中,可减轻发病。杀灭蚧类、黑刺粉虱及蚜虫。对蚧类的防治在卵孵化末期进行,对黑刺粉虱的防治在初孵幼虫期进行。药物防治,停采期用0.6%~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波美0.5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成年茶树的周期修剪 下一篇鞘翅目象甲类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叶的起源和医用价值追踪
茶树在植物学分类中属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其拉丁文学名为:camell...
如何保藏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茶叶,本质上就是一种农产品。所有农产品都有保质期,过期变质是不能食用或饮用的,茶叶当然也不例外。...
茶树成叶与老叶的病害发生与防治方法
茶云纹叶枯病分布及症状:又名叶枯病。全国各产茶区普遍发生。严重时叶片呈灰枯状,极易脱落。幼苗受害...
铁观音的采摘方法及鲜叶的保管
中国十大名茶安溪铁观音的采摘方法是什么?在采摘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以及采摘后的铁观音鲜叶要如何...
过期茶叶的再利用
过期或者泡过的茶叶仍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现将其中的一些用途介绍如下:1、煮茶叶蛋。有的利用泡过的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