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正在培养全国人民喝凉茶 市场规模超120亿元
日期:2013-02-22 浏览:1310次 
广东人正在培养全国人民喝凉茶 市场规模超120亿元

  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凉铺是非常有特色的,而且各家还有各家的秘方,有的一块钱一碗,有的要十几二十块钱一碗。

  [新闻事件]   用一把铜壶、几个碗就可勾勒完毕的广东凉,居然在短短几年内,便创造了“出岭南、下江南、闯关东、走西北”的奇迹,市场规模超过120亿元。记者日前从广东省食品协会获悉,如今凉旺销全国31个省市区,2006年产销量已突破400万吨,超过可口可乐在中国总销量。

 作为代表的王老吉,更被一些营销专家们称做民族品牌“崛起的神话”。

 王老吉火了,星群夏桑菊、口焱e清、上清饮等二十余个广东凉品牌,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普通聚餐也好、红白喜事也罢,凉都已像可乐、果汁一样,成为必不可少的饮品。

  至于黄振龙、邓老凉、清心堂等以前只出现在广东街头的凉铺,如今已在广西、湖南、福建甚至陕西和北京街头陆续涌现,成为当地市民消费的新去处。

  广东凉   凉始创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

  广东凉其实就是解毒下火去湿的中药,在广东,如果不注意饮食,就很容易上火、湿热、寒毒,而一旦上火就会口臭,广东叫“有口气”,而最简单的治疗办法就是喝凉。根据功效大致有去湿、解毒清热、润肺等等。

  凉铺并非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最初是出售“盒仔”,将凉制成小盒的干品成药,专门批发给中药店经销,顾客买回家后煎服或用开水冲服。抗战以前,较负盛名的凉有橘香斋的甘露、榄葱,生茂泰的午时以及源吉林的甘和。有的药店还雇请伙计,穿街过巷,沿途吆喝“××,发烧发热有揸拿(把握)”,以招徕顾客。

 上世纪90年代,广州街头凉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开始是出售“碗”,并兼售凉包,但是店铺内没有摆放任何桌椅。后来,不少品牌采取连锁店经营模式,统一装修标识,才发展到如今的模式。不少老字号的药浓缩成颗粒,装成小包出售,方便冲服,还制成液体饮料出售。

  一把铜壶、几个碗的凉印象已经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金字招牌的诞生而逐渐远去,凉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地方饮品,也不单是一种解渴赚钱的商品。这一改变凝聚了几代人对凉文化的坚守与追求。  前景:凉开到全球去

  “广东凉饮料到2010年销售总量将达2500万吨。凉铺还将开到全球去,届时凉铺达2.5万个。”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曾雄心勃勃地表示。

 凉近年来在全国市场的旺销确实印证了专家的这一预言。从2002年至2006年凉销售量年平均增长都在15%,成为了食品行业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凉在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2006年凉销售达到近400万吨。

 张俊修认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都给凉在全国、全世界的传播推广创造了大好契机。   现状:凉铺多过米铺

  在外地人眼里,广州人饮凉简直有点“自讨苦吃”。一碗中草药熬成的凉,颜色深褐至浓黑,味道苦涩难以下咽,但广州人却饮得有滋有味。尽管咖啡馆林林总总,凉生意照样红火,时髦的先生小姐们还是爱喝凉

  商家也瞄准了这个商机,凉铺多过米铺,成了广州的一道风景。

  对于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广来讲,提起凉铺给人的印象就是在小街巷里的小铺头,一把大水壶,几个大碗,碗里装着黑乎乎的液体。而对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讲,提到凉脑海里映出的第一形象就是黄振龙凉,是“黄振龙”改变了整个凉铺的传统形象,首先将隐匿于大街小巷的凉铺发展成为具有统一形象标识的连锁型企业,用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改变了作坊式的凉经营模式。继黄振龙之后,邓老凉、王老吉、清心堂、黎泉等不少连锁经营的凉铺开始在广州遍地开花。据统计,目前在广州,黄振龙有400多家店,王老吉有300多家店,其他中等规模的凉店如平安堂、金葫芦等也各有近百间店。

  广州的凉铺都不大,店内放置着几张八仙桌,可憩息喝凉。四周墙壁上挂着各种凉的名称及功效,无不透露着一种古老的文化底蕴。柜台上摆放着十多个壶,用的是一次性纸杯。壶里的凉冷了以后,就放在炉上温一下;夏天有喜欢吃冷饮的顾客则可从冷冻柜里取冷藏凉。&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纯酒冰茶 下一篇白领夏至流行喝凉茶泡草药浴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全国首届“健康茶”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3月28日上午,全国首届“茶健康”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保健大使戴光强教授对安徽茶业提出建议:...
名优茶生产地:广东开平天露山
图为开平市大沙名优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天露山位于开平市大沙镇,西靠恩平,北邻新兴,是开平市最边远的...
家庭培养红茶菌的注意事项
红茶复合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俗称海宝、胃宝,是一种以糖茶水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饮料...
细数中国人的饮茶方法
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品茗方式,以人数分,有独饮、对饮、品饮、聚饮,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
广东饮茶习俗与挽婆茶的由来
亦称'茶定'、'受茶'和'茶聘',属于古婚俗'三书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的书部,对于'三茶'中的第一茶,全...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