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汉代时期的瓷器欣赏(五)

绿釉陶狗
绿釉陶狗,东汉,高29.7cm,长27cm,宽16cm。
此收藏品通体施绿釉。头部较大,身体短小,两只耳朵弯曲向前,双目圆睁怒视前方,张嘴狂吠,犬齿外露彰显凶猛。其四肢短小,矫健有力,显示出一种自然写实的美感。
东汉中期,随葬的家畜、家禽等陶俑的数量较以前增多。
陶犬身上的绿釉是因为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出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也为后期的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青釉瓷匜
青釉瓷匜,东汉,高8.4cm,口径16.5cm,底径7.7cm。
匜(yí音仪)圆口,弧腹,小平底。口沿一侧置一圆系,另一侧置流。内外施青釉,釉层较薄。
匜为古代盥器,是盥洗时浇水的用具,有陶、青铜和瓷器制品。陶制品常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至西汉的墓葬中。新石器时代嵩泽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直腹圜底匜、河南郑州春秋墓葬中出土的仿青铜式样的匜较为少见。战国以后圆盘形匜较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