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陶器
秦汉是中国陶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强大的封建帝国建立起来,中西文化艺术交流渠道的沟通,极大地促进了制陶艺术的繁荣,表现题材更加丰富。

秦汉时期陶器
秦汉时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器皿的使用最为广泛。各地发现的秦汉陶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秦代兵马俑集商周以来数千年制陶工艺技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灰陶制造水平最高的作品,也是中国陶俑雄健朴素、明快洗练风格的最辉煌的杰作。还有具有时代特色的茧形壶与俑饰彩加绘,刻有秦统一天下诏文的陶量等,均为秦代陶器的代表作,也是秦代“车同轨,书同文”的历史见证。
两汉时期的陶器,由单调的青灰陶发展成饰粉、布朱与彩绘等品种,陶器的社会功能也更广泛,既有实用品,也有用于陪葬的明器以及生动逼真的陶塑说唱、乐舞、杂技俑。汉代陶瓷工艺的又一大成就是在东汉时发明了黄、绿、褐色低温铅釉,其制品多仿塑城堡、院落、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用于建筑材料的瓦当产量也不少。与秦代相比,汉代瓦当的制作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进,制作过程得到了简化,边轮齐整,面积更大。除常见的云纹瓦当外,更大量的是文字瓦当,反映了汉帝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