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混搭成产业发展新风向
原标题:文化混搭成产业发展新风向
创新设计
2014中美创新艺术设计展的展示内容囊括了实用设计作品、科技创新产品、平面设计、时尚作品等领域,来自美国的3D科技打印技术、美国设计学院的作品、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的科技动漫、海外设计师的电光概念艺术设计等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百余件作品集中展现。

电子商务
在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2014第五届电子商务博览会以“掘金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主题,探讨文化与科技跨界发展的同时,为电商企业提供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本届电子商务博览会搭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让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了解,达到供求对接。
产业数码
第二届文化数码产业博览会的展品涵盖数码教育、数码商务、数码科技、数码通讯、数码创意产品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科技战略、消费平台”的展会品牌,拓展数码行业的外延和纵深,挖掘文化衍生品的创新潜力,促进文化与数码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刺激文化消费。
旅游文化
第三届北京旅游商品博览会是“文化+旅游”跨界融合的产物。本届博览会十分具有跨界思维,以打造区域特色旅游商品为主旨,为全国各地的展商提供高效的宣传平台。与此同时,文化产品在低价惠民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商品。
家居装饰
北京国际装饰创意设计产业博览会延续“设计与交易”的核心理念,汇集全球各地知名设计机构、建筑师,集中展示设计机构成功案例、设计师优秀设计作品等,为国内外的设计机构、设计师等群体搭建一个专业、高端、创新的交易平台,助力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文化也可以玩儿混搭。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共有五大文化跨界活动,其中涉及旅游、创意设计、家居产品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文化产业跨界合作已经成为刺激文化消费、扩容文化市场的新途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文化消费已经从传统的观赏戏剧、收藏文物艺术品转变为文化旅游、艺术家居、数码科技等跨界产品的消费。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多位消费者发现,这些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方式主要为^***、电子书、假日旅游等具有现代特色的消费方式。消费者李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下班后的主要文化消费是去^***院看^***或者在家上网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平时比较喜欢去有文化故事的景点旅游。”由此可见,文化消费已经与科技、旅游等产业相融合,成为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文化产业的跨界合作已经成为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的一大亮点。消费者在五大展销活动中收获文化产品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体验产品经过跨界合作后带来的全新感受。北京国际装饰创意设计产业博览会中的古典家具,蕴含着纯正的“老北京味儿”,用一件家具就能展示出一个城市浓厚的地域文化;2014第三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的产品“北京礼物”以文化内涵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2014中美创新艺术设计展的3D科技打印机将艺术创作与工艺制造完美结合,打印出高质量的艺术产品。消费者可在特色文化跨界融合的展览中,体验文化产品之外的其他领域的特色。北京京旅恒展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丹认为,文化产业的跨界不仅促进了文化消费,对于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产品在进行自身创新的同时也在与科技融合以寻求突破。以智能手机的推出为例,不仅在电子产业领域掀起了改革浪潮,文化产业也深受影响,尤其是^***、电视剧、图书出版等领域。近年来,科技的创新使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北京文化数码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张贵钧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很多领域都离不开科技,但我认为科技其实是依靠文化发展的,每一种科技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设定,而人的生活又离不开文化。现在市场上跨界合作的领域很多,但是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是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果的方式。”
2014中美创新艺术设计展活动负责人李彬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文化产业是一种互动行业,与文化产业进行跨界融合对任何领域的产业来说都是互惠互利的。例如,提升实用性产品的艺术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价格,而对于部分艺术品,如果使其具备实用性,也可以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沈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