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发展茶产业出招
日期:2014-05-28 浏览:239次 
贵州省黔南州发展茶产业出招

  记者日前从贵州省黔南州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获悉,黔南州产业今年工作出实招,力求抓好产业,推动全州产业发展,为黔出山、飘香世界做贡献。产业是黔南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都匀毛尖、贵定云雾等知名品牌,今年新增叶基地2.95万亩,目前现有园面积97万亩,投产园38.53万亩,叶年产量1万吨,产值达14.86亿元。

  据悉,黔南州共有叶企业品牌150个,注册商标100个,区域公共品牌2个,为“都匀毛尖”和“贵定云雾贡”,都匀毛尖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先后获得国际绿茶金奖等国内外奖项30余个。作为“贵州五大名茶”之一的“贵定云雾贡”是贵州省唯一有碑文记载的宫廷贡,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分布在斗篷山脉的古树群,至今还保存古老野树168株,大的有上千年的树龄,有原生态、园干等母园树上千亩。

  黔南州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做大做强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该州出实招抓好产业,把产业抓实抓好,共筑贵州绿茶美好的明天。针对黔南州叶产业化发展叶基地的情况,黔南州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州目前和今后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州、县两级财政部门牵头负责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应与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州^***及重点县(市)^***每年安排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以上,其它县(市)^***每年安排产业发展基金500万元以上。基金重点支持良种繁育、产业以奖代补、基地和加工厂建设贷款贴息、营销网络建设、文化品牌宣传等。今年以来,产业发展基金州本级到位1000万元,县市级到位约1亿元。

  推动土地开发建设叶基地。凡适宜种的土地开发项目形成的新增耕地,一律用于种植叶。全州每年土地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叶基地规模要求达到10万亩以上(重点县市每年1万亩以上,其他县市每年0.5万亩以上)。采取^***投资及融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等多种方式,解决土地开发投资问题。土地开发项目达到新增耕地标准的国土部门应予以验收,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按有关规定比例分成,新增耕地指标原则上优先用于州内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所收的耕地开垦费继续用于土地开发建设叶基地,滚动发展。适宜种的土地开发项目不种植叶的,国土资源部门不予立项和验收。

  建立健全产业投融资体系。设立业投资公司,整合州内规模叶企业资产,逐步扩大资本金,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和信用平台,解决企业发展资金担保及土地开发项目融资等问题。构建贴息机制,推动金融部门信贷规模向产业倾斜,扶贫龙头企业可向扶贫部门申请贷款贴息。引导企业向民族宗教管理部门申报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申请贷款贴息及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整合项目。根据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州级每年整合发改、工信、财政、国土、交通、农业、水利、商粮、林业、扶贫等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各县(市)整合项目投资规模要与年度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今年以来,该州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8亿元用于发展产业。

  据了解,今年以来,黔南州引进企业20余个,引进资金5亿元,新增叶企业及合作社20余家,新建叶加工厂17个。初步统计,该州叶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目前有400余家,叶加工厂134座,业资产总额3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8家,叶从业人员30万人。全州今年共培训农及叶技术人员8000人,黔南州办引进高校人才5名。

  近期,黔南州组织省州专家在黔南州质检局对“都匀毛尖地方标准”进行修订补充,拟将都匀毛尖系列产品扩充为五大类二十六个等级,实现地方标准对州内叶产品全覆盖。 

  目前,都匀毛尖标准化体系的制修订工作已经完成了文本并开展征求意见,该州与省有关单位进行了对接工作,预计年内完成州级颁布工作。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平阳黄汤的艰难重生 名茶终于再面.. 下一篇西藏墨脱县引进种植福鼎大白茶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贵州:凤冈生态锌硒茶昆交会受青睐(图)
正在举行的第十七届昆交会上各地名茶云集,而生态、健康的凤冈生态锌硒茶首次参加昆交会就成为关注焦点...
台湾高山乌龙茶进北京 两岸茶产业牵手2009
...
周强“农博会”品茶:要把湖南黑茶产业做大做强
...
最大普洱茶产地广东不允许生产普洱茶?
...
布朗族群众发展茶产业走上致富路
...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