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茶产业已成农村发展支柱产业
日期:2013-01-04 浏览:638次 
昭平茶产业已成农村发展支柱产业

  贺州市昭平县地处桂江中游,是广西产大县。昭平叶有着上千年历史,八十年代昭平县开始大力发展产业,并进入规模种植阶段,如今昭平的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县园面积达16万亩,全年产干产量7030吨、叶总产值7.05亿元,叶产量、产值与上年相比分别增8.15%和16.1%。拥有将军峰、亿健、凝香翠、将军红、昭平红、大自然等15个品牌,130多个叶加工企业,以生产绿茶红茶为主,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昭平县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产业,企业租农户的土地,整合土地资源建立种基地,规模化种植园。农户也可在自家土地种植叶,收获鲜卖给企业,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

  昭平县^***对产业提供产业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培育良种,补助苗和化肥等。昭平县叶办黄寿鹏主任说,^***现今给予农每亩100元的苗补贴,如是扶贫项目还可享受免费苗以及三年的化肥补贴。

  ^***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到园指导农种植、施肥、修剪、采以及管理。对到外地参展推销叶的公司或加工厂,^***提供4000-5000元的展位租金和工费补贴。

  今年4月,由昭平县22个加工厂共同出资修建的“昭平县叶集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叶加工好后可以送到集散中心进行分类、包装、交易。该集散中心具有保鲜存储、色选分级、精制分级、叶交易、叶包装和物流发货等六大功能。其拥有1000立方米冷藏保鲜室,提供智能选色机进行叶分类,还有打包装箱服务。物流公司进驻集散中心,为客商发货至全国各地。黄寿鹏主任说:“集散中心是我县产业的发展平台和纽带,它的成立为产企业和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采季节,集散中心的门前停满了运送叶的卡车,特别是春季采时,这里几乎每天叶的交易量都有十多吨,最多的一天卖出了二十多吨。” “集散中心一年的叶交易量达三千多吨。”黄主任接着说。昭平县的叶种植、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

  陆喜信原是昭平县一家国有水泥厂的职工,由于工厂改制而下岗。去年4月他开始到叶集散中心工作,每天八个小时,叶旺季会加两个小时班,一天两班倒。每个月工资近2000元,有五险一金。他说,叶分级需要两个人共同操作一台机器,刚开始做这门工作时有点不适应,一个星期下来手臂很酸。“有时候一个人要装100多箱叶,折纸箱,放好塑料袋,将叶倒进去,封箱,整个装箱流程看似简单,一天八个小时下来也比较辛苦,慢慢掌握了一定技巧熟悉流程后倒也不错。”陆喜信说,“人到中年,下岗后还能找到一份离家近又稳定的工作,还不错。3-10月是旺季比较忙,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比较空闲。”

  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大批采工,采工的工资一般都是当日结算。如昭平镇大脑山叶基地给采工的工资一般是8元一斤春季鲜,4-5元一斤秋季鲜,一个月下来,大约有2000-2500元的收入。

  黄其英是昭平县仙回古书厂的老板。1997年,黄其英自己种了四五亩叶,当时直接出卖鲜才四五毛钱一斤,觉得赚不了大钱。在听一位桂林叶研究所的专家说家乡昭平县仙回瑶族乡生态环境好、土质适合种植叶后,才下定决心自己办厂。黄其英利用自己的一些积蓄,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再向银行进行小额贷款,就开起了仙回古书叶加工厂。一个多月后,叶做好了,可是却没有销路,叶堆满了一屋子,在昭平找不到顾客。他跑到广东找销路,最后无果返回。在梧州他找到了一个客户,客户在看了叶后,觉得还不错就连散装包装的叶一起买了两三千斤。赚到第一桶金的黄其英一下子倍受鼓舞,觉得这些叶还是能卖掉,是有价值的。

  2004年到2005年期间市场上出现了工厂包装的冒牌叶,使厂信誉和销量都受到巨大冲击。黄其英决定注册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古书岭,又变换了加工叶的品种,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叶品质,由原来主打中低档叶向中高档叶转型,积极到外地开拓新的客户,总算是渡过了这次危机。

  厂里加工的叶质量慢慢得到业内的认可,黄其英逐年购买设备,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2011年拆掉了原来三四百平方米的老厂房扩建成1500平方米的新厂房。他还办起了自己的叶种植基地,已发展到200亩的园。每年生产加工叶由原来一万多斤扩大20多万斤,主要加工绿茶红茶和野生石崖共 2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武汉等地。据黄其英透露,每斤叶可赚2-3元。

  走在昭平县城,桂江旁,“一只纤手摘起一片叶”雕塑成为昭平县的标志性建筑,昭平人正用他们的双手托起叶的明天。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西林县推动茶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下一篇青岛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正式开业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细数陕西的特色茶俗和茶文化发展
陕西的大巴山是茶叶生产之乡,这里竹木茂密,气候湿润,四季云雾弥漫,全年直射光线少,紫外线照射时间...
禅茶一味——韩国茶道的发展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交流不断,中国的儒、道、释思想对韩国影响颇深,高丽王朝是韩国饮茶的全...
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组合拳谋壮大 力争年产值达30亿
春伦生态茉莉花园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今后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将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
茶舞的起源和发展
茶舞,即以茶的生产、饮用为主题和内容的舞蹈艺术,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
中国饮茶习俗发展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