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问题须科学看待 茶叶标准
我国现行的与茶叶MRL(最大残留限量水平)相关的标准确实有问题。一是整体架构有点乱,像农业部和卫生部的标准就互相打架;二是标准散布在不同年代颁布的不同的标准文件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标准和国际上尤其是主要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在控制水平和品种覆盖面上都有距离,有时距离还不小。当然,标准修订是一个方面,在合理标准指导下,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从这个根源抓起,才能解决农药残留量超标
套用"中国标准"做借口,当然很有问题
近来,茶叶似乎连连出状况,从"普洱茶含黄曲霉毒素"到"9个品牌的18种茶叶产品都被发现含有至少3种农药的残留物",再到"立顿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茶样本中均含有农业部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像电视连续剧一样不断闹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让消费者闹心的信息,大多是由境外一家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抖搂出来的。前几日又见"绿色和平"的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站出来跟"立顿"的生产商联合利华"对掐",一方面承认"对照国标确实是没有超标的状况",另一方面又继续"掐",说联合利华用"符合中国标准"做借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说联合利华"找借口"和"不负责任",有一定道理:联合利华是一家跨国公司,它在中国销售的产品采用不够完备、较低的中国标准,在欧美则用较高标准,如此"双重标准"当然很有问题。
有些"农药残留"源自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
但同时不能不指出,就"绿色和平"的报告来看,其科学价值似乎有限。比如"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残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残留到何种水平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很希望"绿色和平"进一步提供一份比较有科学水准和参考价值的报告,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每种茶包的产品批号、检测时使用的分析方法、每种农药残留量的具体数值、中国国家标准;如果愿意,还可以加上世界其他主要茶叶生产国或进口国的相关标准。
在"绿色和平"的报告中有这么一句:"在绿茶样品中还发现不得在茶树上使用的硫丹。"这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硫丹是一种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十分稳定,而且可以远距离迁移,在北极和南极都发现了硫丹的踪迹,在美洲加勒比地区收集到的从非洲沙哈拉沙漠越洋飞来的飘尘中也检出过硫丹。发达国家使用这种农药已近40年,中国从1994年才开始用,因而可以说,地球上大量的残存硫丹源自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中国从2011年4月起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中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明确规定:灭多威3mg/kg,硫丹20mg/kg.目前茶叶原产地已停止使用"灭多威"等农药,但禁用并不代表茶叶就能马上"零含有"这些农药的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