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古拙明晰的紫砂壶“吴经”
日期:2014-02-24 浏览:286次 
析古拙明晰的紫砂壶“吴经” 摘要:“吴经壶”的创作取自经典古壶“吴经提梁壶”,并以此为原型展开了模仿与改造。“吴经提梁壶”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壶壶,此壶造型丰满,壶身硕大而鼓腹,上提有力、底收利索,提梁高度适宜,恰好形成一个虚空间以缓冲身筒的厚重,给人一种沉稳博雅的韵味,和明式家具的凝重简洁之气相通。 宜兴紫砂壶以其制作精湛、严谨朴实、朴雅凝重、落落大方等风格特点而名扬海内外,深受大众的喜爱。紫砂壶壶虽然只有不到600 年的历史,却一直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其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从大型图册:《紫砂壶选粹》。宜兴紫满足饮需求到迎合文人品位,直至成为雅俗共赏、文化艺术兼容的手工艺精品,紫砂壶壶始终朝着一条不断完善和完美的道路进展着。与此同时,其传承的脉络也十分清晰,师承徒受、家族化、学校化等,传统的紫砂壶壶艺从未在历史的潮流中停止前进的脚步, 并且形成了以继承和创新为主流的发展趋势。艺术创作讲究“万变不离其宗”,紫砂壶壶艺同样不能偏离这一主轴,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理念、渗透优秀的精髓,才能使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富有力度,否则就会变得四不像而难以感染受众。古拙明晰的紫砂壶壶“吴经”(见图512)就是一件集传统和创意于一体的作品, 该壶在外形特征上严格遵循古法,且取材有典例,呈现出一种凝练时空的美感,同时在装饰表现上大胆施以描金手法,使得画面既富丽、又清秀,更流露出浓郁的人文情感练达人心。现以此“吴经壶”为例,浅要分析该壶的一些艺术特征。512 传统素材求新意,形制古拙出神采“吴经壶”的创作取自经典古壶“吴经提梁壶”,并以此为原型展开了模仿与改造。“吴经提梁壶”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壶壶,此壶造型丰满,壶身硕大关于举办国紫砂壶工艺作品大赛的公告。紫砂壶而鼓腹,上提有力、底收利索,提梁高度适宜,恰好形成一个虚空间以缓冲身筒的厚重,给人一种沉稳博雅的韵味,和明式家具的凝重简洁之气相通。壶上诸多细节也显示着中国传统审美的趣味,譬如:流的根部与壶腹相接处贴塑有美观大方的四瓣柿蒂纹片,壶盖正面配有挺拔优雅的如意形钮,以及仿明式家具中罗锅枨的倭角式海棠形提梁等,都巧妙地营造出简劲优雅的明代审美境界。壶名中的“吴经”二字可谓颇有渊源,既显示出素材的来源,又侧面表达了壶的主要形制和风格。直取“吴经”而不提“提梁”,则言简意赅地表明该壶非提梁造型,但汲取了古壶体的其它风韵。此壶仿古壶而制,壶身、壶流、壶钮均如出一辙,壶身亦硕大圆润,肩宽底瘦,线条从壶身上部自然顺势蔓延到壶底,底部无足,厚重而大气;壶流细长、弯转自如,与身筒的粘接亦采取接榫法,即壶嘴做成后,塞进壶身一侧事前钻好的小孔内,而相接处同样贴塑四瓣柿蒂纹片,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修整得干净平滑,使得连接更为牢固,又显得美观大方;壶颈、壶口修整得相当细致,圆形平盖平切于壶口,上下合一、严丝合缝,相比古壶更显做工精湛、质感厚重、严谨美观;盖顶中央置一颗如意形钮,好似水滴般圆润剔透、灵动十足,与壶身对应结合,显得动静一体。相对古壶中的提梁把,这里改成了耳状大圈把,以圆形泥条揉搓而成,贴在壶身另一侧与壶流前呼后应,其造型、大小比例、风格等都与整体保持和谐状态,充满了古拙的明代风韵,虽然形式发生了改变,但功能效果、审美情感依然保留其中,神采不减。2 描金装饰润格调,丝丝有意寄祥瑞描金是紫砂壶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即直接在茗壶胎体上以真金研磨的金彩粉饰于事先设计布局好的图案上,融诗、书、画、铭为一体,用笔刚劲流畅,画意清逸典雅,绘画精确工整,显得优美典雅。“吴经”壶身一侧以描金线条流畅地装饰生动有趣的葫芦藤脉图画,增添了整把壶的趣味性。画面中的线条材质虽为金粉,但表现效果精妙绝伦,富有铅笔素描画感,简单勾勒却又更显富丽堂皇,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葫芦果等物象一一俱在、琳琅满目,并且流露出静中有动的气息,艺术格调极为高雅。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的谐音是“福禄”,福代表幸福平安,禄代表升官发财,即代表了人们对生活平平安安、财源滚滚的向往;其次葫芦攀枝错叶不断攀伸,籽也非常多,象征着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寓意子孙昌盛多福。该壶以葫芦图案装饰,不仅美观,更蕴藏着祥瑞多福的美好寓意,带给人温馨的感受。紫砂壶壶创作有“简练可显高雅,繁杂易入俗套”的说法,即以简为贵。综观这把“吴经壶”,整体造型古拙大气,装饰恰到好处,既美观实用,又不显累赘。其形制以古壶“吴经提梁”为模板,坚持传统但又不囿于传统,在壶把、壶盖以及壶身描金装饰上做文章,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形、器、用俱佳,艺术人文效果皆在的“吴经壶”真正向人们展示着继承和创新的独特魅力,并以古拙明晰的状态坚守着紫砂壶艺术的数百年精髓。
Tags: 古拙 明晰 紫砂壶 吴经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梅子韵缘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紫砂“鱼跃壶”的文化漫谈 下一篇浅谈紫砂艺术与文化的结合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创意紫砂壶|创意紫砂壶图片欣赏
创意紫砂壶|创意紫砂壶图片欣赏紫砂壶式样  据专家介绍,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
原矿紫茄泥紫砂壶
原矿紫茄泥紫砂壶富贵如意作者:贺红梅采用非常珍稀的紫茄泥手工精制,并镶24k真金。此壶造型雍容尊贵...
壶钮-紫砂壶鉴赏常用术语
 树钮紫砂壶 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
紫砂壶常见装饰术语泥色、调砂、铺砂装饰
宜兴紫砂素面茗壶以砂质星星陷现,色泽沉朴而见长。从古至今,壶艺家们千方百计改善和丰富壶表面的肌理...
豫丰紫砂壶
豫丰紫砂壶老豫丰紫砂壶民国豫丰款粉彩花卉紫砂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