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拍卖升温 第一届世博钱币从几元升至几千元



首届世博会钱币。
5月中旬以来,钱币拍卖不断升温,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钱币专场拍卖会上,一批与历届世博会相关题材的钱币受到追捧,来自广州藏家的毕利士洋行钱币以5200元高价成交。
这枚被广州藏家收藏的“绝世孤币”外表平实,只有2厘米直径,圆形中孔,黄铜为主的合金质地,正面印着“×××洋行”五个古怪的字形符号,反面印着钱币状花纹,全无雕琢痕迹。若不熟悉历史,很难揣测出其与第一届世博会的深刻渊源。
但据华夏国拍钱币专家介绍,该枚钱币正是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召开期间,组织中国商人参展的唯一代理英商毕利士洋行为方便展会华商出国特别发行的洋行代用币。经考察,因“荣记湖丝”获世博会金奖的中山先辈徐荣村当年就大量使用了该代用币。该纪录可在英国伦敦的世博会文献中查到,香港也有影印本留传。
由于当时的毕利士洋行是完全的英资企业,负责设计钱币的均是地道的“洋鬼子”,不熟悉中国文化,不通晓汉字,就将“毕利士洋行”几个字造成了形似汉字的古怪形状。据香港文献介绍,该枚硬币当时的最大发行量不超过15000枚,由于之后遭遇连年战火,目前的存世量恐怕不足3000枚。广州藏家刘先生大约10年前从口岸交易中淘得一枚这样的钱币,只觉得上边的汉字有意思,并不知道这段来由,只花了几元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