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内地珠宝展四大病症 展览同质化、稀释现象严重
把脉内地珠宝展四大病症 展览同质化、稀释现象严重
2013/8/29 16:49:02
2013北京春季珠宝展上的名贵玉佛展示文/刘宗跃2013年7月22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珠宝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刚刚落下帷幕。26日, 2013年北京珠宝玉石首饰展览会又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盛大开幕。而在未来的10月到12月短短的三个月里,更是密密麻麻排了2013年中国国际珠宝展、北京国际璀璨珠宝首饰展览会等四场大规模珠宝展会。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北京今年至少有14场珠宝展览会,有时甚至一个月内就有两场珠宝展。在看似象征市场繁荣的密集展览安排背后,却出现了一些对于珠宝展览的抱怨之声。种种对于珠宝展览市场的不满意见不绝于耳,如抱怨珠宝展览入门门槛低、同质化问题严重、市场监管不力……针对这种“繁荣”与“不满”共存的现象,让我们来用以香港珠宝展为代表的国际珠宝展和内地珠宝展尤其是北京的珠宝展来做一些比较,以香港珠宝展作为连接内地珠宝展和国际珠宝展的桥梁,回头看看内地珠宝展市场到底应该是“繁荣”还是“不满”。多:展览同质化、稀释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北京今年至少有14场珠宝展览会。这样密集的展览安排表面上象征着北京珠宝市场的繁荣,但其实效果未必如此。×××崔岳东认为:“虽然北京核心展的档次没有下降,但是比方说北京现在这种市场格局一个展览的时候已经很好很合适了,非要一年多办6个、7个,那肯定是除了最好的那个之外,其他的都要水平下降,这种现象称之为稀释现象。这是肯定会发生的。”其实,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展览同质化的日趋严重,参展方压力增加。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珠宝展上,深圳一家首饰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同类型的展会太多,我们很难负荷那么多的参展费。像3m×3m的标准展位是3万元,如果和别家一起拼展,我们只需要负担一半。其实,我们珠宝商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展位,要展出的东西就这些,空间有一定富余。”这也是首饰公司面对同质化展览过多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对策。×××李伟也有类似的观点:“其实市场就那么大,主要的买家的购买能力就那么多,增加这么多展览,并没有真正使市场变大,只不过是增加参展公司的负担。真正市场发展不在于有那么多的展览,在于买家们的质量到底有多高。”杂:珠宝展成了菜市场?除了内地展览数量过多之外,参展和观展双方的构成成分也是内地展览与国际展览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参展方方面,由于有些主办方缺乏应有的检测机制,展览会上曾经多次出现购买到“假货”的现象。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某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国内各类展会对于参展方几乎没有什么准入门槛,只要向主办方交纳摊位费,就能随便组织货品参展。某展会业内人士也认为对于参展方的门槛高低的决定因素要取决于主办方的资源和能力,而越来越多的各种展会之间的竞争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从参加展览的买家来看,内地展览与香港展览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崔岳东指出:“珠宝展一般指的是行业性展览。所谓行业性展览,其实是面对行业去做的,不面对零售客户,是面对专业买家去做的一个展览,国外叫做TRADE SHOW,而在国内市场准入的现状是非常不好的。比如在欧洲,通常的展览,都是有门槛的,比如他收很高的门票,你不是专业的观众你不会进去;而美国更严重,在那里你有钱也不让你进,你必须证明你是这个行业里的人,你是开珠宝公司的才能进去。现在北京的展览,观众随便就能进去,这个非常不符合国际规范。因为展览太多,主办方要拉一些人气,这个情况反映出中国的展览不是太规范,国内现在已经把它做成菜市场了,人人都可以进来,这个就是目前国内展览很大的一个弊病。”作者 刘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