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长盛不衰 价格依然坚挺
和田玉大块原石青花玉红皮和田玉原石在汉口路中福古玩城背面,有一个上海滩小有名气的和田玉会所君玉轩,一两百平米的会所放满了精致的和田玉,有十多块重达百斤以上的籽料原石,让人为之震撼,但更多的是雕工精美的和田玉物件。主人黄伟君在他妻子眼里就是一个玉痴,可以不坐豪车,可以举债,把自己一身积赚的钱都投在了和田玉上。在收藏大势滑坡的现状下,君玉轩内的和田玉精品有增无减,抱着种种疑惑,笔者与黄伟君坐而论“玉”。问:去年以来,国内收藏大势普遍下滑,据有关资料统计,2012年中国艺术品收藏下滑24%,从艺术品收藏世界第一退居第二,和田玉也同样遭到冲击,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黄:艺术品收藏前几年发“高烧”,增幅过快,现在到了盘整阶段,各种艺术品都会出现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艺术品收藏的规律来看,顶尖的精品一般是不会受到影响的,特别是像和田玉这种不可再生、极其珍稀的自然资源,它的顶尖精品不仅不会降价,而且有的还会出现微升。这绝不是故弄玄虚。艺术品收藏永远都充满着辩证,因此我坚信,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出手,重点应该放在收购顶尖精品上。你可以看到,在我的会所里增添了不少新货。问:有人说和田玉的收藏也是一门国粹,博大精深,趣味无穷,你是如何理解它的传承的?黄:中国人对玉历来情有独钟,而且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在古代,玉一度被誉为皇权象征,平民百姓是不能佩戴玉的,随意佩戴,甚至会有掉脑袋的处罚,可见玉到了何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玉的等级而言,最高境界当属和田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玉的收藏从过去“养在深闺”转而进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说拥有玉者,队伍壮观。在地铁里,随眼望去,那些手拉扶把的男子,很多人腰上都会有一块挂玉,很多女子腕上有一个玉镯。国人对玉的钟爱,老外看不懂,这就是国粹。问:和田玉长盛不衰,是有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曾经出现过多少热点?黄:国人玩和田玉有许多趣味。早期是追求白度,认为羊脂白玉最上品,白璧无瑕为最高境界;现在玩玉者并不追求白璧无瑕,而是要有种缺陷美,它的缺陷就是要有皮色,皮色枣红为最上品。皮色是种自然的侵蚀,是一种外力作用下对材料的一种沁色,许多老外对此不理解,但转而又赞叹不已,认为中国人会玩,有情趣,能把一种缺陷美演绎到如此精妙的境界。还有,国人对和田玉的把玩独具匠心,它可以通过雕琢,和石材的形状有机的结合,甚至可以规避许多石材上的缺陷,这种奇妙的情趣让老外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