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委员献计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
自去年北京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新的东城区成了全市文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打造新东城的古都风貌?在近日召开的北京东城区政协(临时)二次会议上,多位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包括依托特色资源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开发中轴线、建经典美术围廊、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等。
在区政协常委刘景地看来,现有的文物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王府府邸、天坛、地坛、太庙代表皇城文化,国子监、钟鼓楼、明城墙遗址等是国学文化、岁时文化、城垣文化的体现,此外,名人故居可当做“城市名片”,东城区413处挂牌保护的四合院可开发京味旅游产品,京师大学堂、北大红楼等则是了解近现代历史的好去处。他建议整合这些富含人文内涵的特色资源,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
行政区划调整后,汇集了钟鼓楼、故宫、^***、前门、永定门的南北中轴线在新东城贯通,杨文增委员建议把其建成“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比如可以开发“北京中轴线游”等旅游产品,“以前说‘进了永定门,才进北京城’,让游客来北京旅游时体验一把‘进城’的感觉,登一下永定门城楼、获赠一张‘入城证书’。”杨文增还建议复建地安门,按照古时建制,“前门”、“后门”相对应,还原完整的旧城。
孟康生委员说,中国美术馆周边目前已有美术馆后街艺术区、手工艺术博物馆、俄罗斯经典美术馆等资源,相关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并建设与中国美术馆风格统一的建筑。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区政协常委陈刚认为,东城应该精心策划文化旅游品牌,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规划、旅游建设规划、文化产业规划,同时加快服务产品及设施的建设,拓宽文化旅游投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