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白毛:古老贡茶 再现辉煌
日期:2015-05-14 浏览:127次 
红山白毛:古老贡茶 再现辉煌

仁化县红山镇白毛张由琼 摄

  南粤风土孕香茗,高山云雾出好。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森林覆盖率达89%,地处高寒山区,出产的白毛中国特种名茶之一,因芽粗壮,密披银色毫毛而得名。

  仁化白毛具有芽头肥硕、毫满披、滋味甘醇、带兰花香味四大特点,为我国三大白毛之首,是岭南之珍品。仁化白毛历史悠久,唐代已有相关记载,清朝嘉庆年间被选为朝中贡品。

  经历一段历史动荡,仁化白毛淡出人们的视野。改革开放后,叶的生产得以恢复,在当地县委、县^***的扶持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蓬勃发展,白毛贡重焕生机,以全新姿态面向世人。叶产量的提高,使得平常老百姓也能饮上旧时只有帝王国君才能享用的名饮贡

  仙山滋养如雪白毛

  白毛是粤北及湘南地区特有的树资源,在1980—1985年的全国树资源调查中发现,白毛野生资源分布以仁化红山及乐昌五山为中心,并且在品种质素上明显优于其它地区,被誉为“中国白毛之乡”。

  仁化县红山镇境内有一片黄岭嶂,海拔高度为1187米,距红山镇中心约25公里,在广东省内海拔千米以上的165座高峰中排行第93位。黄岭嶂山高雾漫、气候湿润、蒸腾量小、昼夜温差大,空气异常清新,在当地有仙山之称。特别适合芳香型树生长,所产白毛芽粗壮,密披银色毫毛,经加工的芽毫毛银白如雪,汤清澈持久,清朝嘉庆年间,已奉为朝中贡品。

  走进仁化县享誉一方的种专业镇红山镇,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镇,眼前是翠绿欲滴的千亩“海”,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客家民居点缀其间,、自然、人三者已融为一体。

  “红山镇山高雾漫、气候湿润、蒸腾量小、空气中负离子成分高,这是孕育好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得叶枝嫩效强,昼夜温差大及漫射的紫外线对芳香型叶的生长十分有利,正是这样独特的优势,红山出产的白毛才享誉全国”,仁化县农业局副局长王金焕谈及红山白毛时颇为自豪。

  仁化白毛产区原生态森林及其天然独特的地形地貌无可复制,王金焕表示,业是仁化特色及主导农业产业,叶收入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仁化县正在全力打造“自然生态、绿色健康”的集体化白毛种植、加工、经营与旅游一体化的现代绿色生态农业产业。

  名不虚传的“贡

  仁化白毛历史悠久,唐代已有相关叙述,唐代陆羽所著的《经》记载:“岭南生韶州,其味极佳。韶州生黄,产于韶州各县。”这里的韶州便出产自黄岭嶂。据仁化县志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仁化白毛已成为朝中贡品。清代同治《韶州府志》卷十一物产篇记载:“毛出西山有白毫,苦涩大寒,消暑解热去积滞”,西山即仁化县一带地区。正如书中记载,“消暑解热去积滞”,仁化白毛富含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氨基酸含量较高,多酚含量高达33.3%。

  仁化白毛真正作为“贡”时的制作工艺现已不得而知,但当下白毛的采制工艺也堪称“贡”标准。白毛采于春分至清明期间,特级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制500克特级白毛需采4.5万个左右芽叶。鲜叶进厂需及时拣剔,保持芽叶大小和色泽均匀一致,再经摊放、杀青、揉捻、初干、足干五道工序,得到叶成品,其中纯手工工序多而繁复,讲求技巧。

  古老贡焕发新活力

  过去因为老化、单一的生产模式和单一的种植品种,仁化产业经过了一段历史沉积。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仁化叶种植再次步入正轨,仁化县叶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大力推进新品种选育和新产品研究开发工作。

  从1984年至1998年,仁化县选出叶品种近600个,建立白毛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30余个新品种已具备生产推广能力,其中“丹霞1号”和“丹霞2号”两个新品系在2011年已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树良种,不断致力于新品种开发,推动仁化县叶产业创新。

  近年来,随着叶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叶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成功申报,仁化县叶产业不断扩大,全县现有园面积近2.5万亩,产量今年预计达2000吨,产值约2亿元。

  仁化白毛凭着优良品质和新型品种,小有名气,逐渐走出广东。1994年被评为“全国林业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8年获中国国际名茶制品、文化展览会名茶推荐产品,2011年获“中杯”全国名优评比一等奖等一系列殊荣。

  仁化县一直致力于仁化白毛品牌推广工作,希望仁化白毛能作为南粤佳茗的代表出现在全国。今年仁化白毛主产区红山镇举办第二届红山叶节,很好地将仁化悠久的产传统历史展现了出来。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ahui55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潍坊国际茶博会5月22日至25日.. 下一篇小笠原流煎茶道讲习会在中国茶博..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凉茶不是茶 凉茶到底应该该怎样喝?
凉茶不是晾凉的茶,而是添加了中草药的饮料。前不久,某凉茶又允许添加了夏枯草等成分,对此读者存在较...
常喝普洱茶 降脂除口臭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最新研究发现,普洱茶具有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血脂的效果,而绿茶、包种...
九款家庭自制果茶 简便养生又保健
所谓的果茶,是指将某些水果或瓜果与茶一起制成的饮料。果茶一般具有良好的口感并具有某些有益于身体的...
桂圆配菊花茶 深秋进补不上火
桂圆味甘、性温,具有益气养血、开胃益脾、安神益智的作用,是冬令进补的佳品。但桂圆属热性,不宜多吃...
常饮花草茶 解压又养生
喝一口茶汤,再嗅着茶水飘荡而出的阵阵植物自然香,怡然自得的舒适感便随之而来。常饮花草茶解压又养生...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