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近40年 大栅栏茶馆重回北京前门
日期:2014-08-20 浏览:207次 
阔别近40年 大栅栏茶馆重回北京前门

昨日,大栅栏馆重新开业,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昨日,在大栅栏西街与煤市街交叉口,消失近40年的大栅栏馆在原址对面重张开业,老舍馆、吴裕泰馆、大栅栏馆三家老字号馆重聚,再现前门地区。

  桌椅摆设似往昔

  昨日上午,进入大栅栏馆,有关大栅栏历史的介绍映入眼帘,介绍分大栅栏区域改造前、改造后及现在三个时间段,并配有大栅栏商业街旧时的微缩景观展览。

  大栅栏馆共有两层,一层销售叶,二层是饮区。在饮区一角,十余个青花叶罐摆在木头货架上,饮区采用木质桌、椅。

  “考究了历史后,我们特制了几张八仙桌放在馆内,原来老式的长条桌、椅因为不符合现在的情况,就没有选用”,该名负责人说,大栅栏馆的重新开张共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馆内随处可见老北京特色的物件儿,贩卖糖葫芦、逗鸟等符合老北京特色的陶人被摆在桌上,饮区内,还挂有多张讲有老北京饮规矩的提示。

  游客品味“老北京”

  大栅栏馆负责人介绍,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大栅栏一带的小商贩被安排到新建的大栅栏馆继续经营。至上世纪70年代由于安全等原因,大栅栏馆关闭。

  “大栅栏有这样一个地方挺不错的”,昨晚,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表示,他在这个馆里了解到不少北京的历史,还品味到“老北京”的文化气息。

  ■ 讲述

  ●讲述人:王先生 64岁 大栅栏老居民

  “5分钱一壶,遇到熟人侃一天”

  在我7、8岁的时候,大栅栏馆有两层楼,楼下是一家清真小吃,楼上是馆,原来楼梯不是水泥的,都是木头的,上楼、下楼咯吱咯吱响,馆又窄又闷,可总是坐满了人,甭提多热闹了,屋内陈设简单也就摆着几张八仙桌、长条椅子而已。馆收费便宜,一壶5分钱,管够,有时大人在馆里碰上熟人,一聊就是一整天,白天进去,不到天黑绝不出来。

  馆下楼没多远,有个小剧场,在那里听过相声,看过段子戏,也听过快板书,剧场门口有个办公桌,进门撕你一张票,填上时间,出来再看一下,按时间收费。

  小时候喝盖跟现在不一样,是个小杯子的形状,有的时候馆泡上一壶,不着急喝,先闷一会,碗扣在壶盖上,跟馆里认识的街坊邻居说,“我去外面转转,您给我看会”,下楼去小剧场看看节目单,有喜欢的节目,进去听一会,听完再回楼上喝,有的时候喝着喝着,好节目又开场了,再跑下去听戏,一来二去的泡得不好喝了,就再买一份叶,接着闷,甭提多美了。

  ■ 相关新闻

  老舍纪念馆重开舒乙添“福”

  闭馆修缮四个月,原状陈列修旧如旧;昨日240余市民参观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 见习记者 左艳艳)昨日,位于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院的老舍纪念馆,在闭馆4个月后重新开放,当天共迎来了240多位市民参观。

  据了解,此前4个月内,老舍纪念馆进行了1999年开馆以来首次大规模修缮。

  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修缮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物品的颜色、形状、位置均未改变,为的是让喜爱老舍的市民,能看到他原本的生活状态。

  此外,院内一面石影壁上,还新挂了一张“福”字。据馆方介绍,这是老舍之子舒乙在今年春节时写的,寓意多福。纪念馆修缮后,将这幅字挂在了这里。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痞子式笑hob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贵州毕节:乌蒙绿茶溢香 下一篇武夷岩茶制茶师彭松泰:且行且探索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明清茶馆:茶馆发展的黄金时期
明中叶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信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焚书...
茶馆·酒肆·沙龙的文化比较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茶馆最早的国家,这里所说的茶馆是指过去的茶肆、茶坊、茶楼、茶寮等,是属于传统的那...
成都茶馆与神奇的峨眉雪芽
一说起茶楼,人们便会想到广州。的确,茶事甚盛、饮早茶成风的广州,可谓大街小巷遍布茶楼。若是话题一...
首届茶文化高峰论坛5月9日在神州园茶馆举行
刘小燕讯:据主办方福州市神州园茶业有限公司获悉,5月9日,“神州园首届茶文化高峰论坛”将在福州神州...
2010年中国茶馆业十大新闻事件
    太极茶道在苏州开出分号,来自杭州的“茶博士”在苏州山塘街分号迎客。新趋势:茶馆升型为会馆...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