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鹭岛紫光、一团和气-紫砂壶看看。
鹭岛紫光、一团和气
喜庆啊
群紫砂壶艺人吕俊杰夺武术金牌 静空法师展六合拳风采。贤毕至
转载厦门壶友:资深媒体人杨曦东老师发表在群里的一篇文章 一壶一水间心静自然凉 慵懒的阳光斜照在秋日午后的陋居。一壶老普,半笺心语。任普香滑过指尖,浮于纸端,在文字里轻吟浅唱,流转徘徊。 我不知道究竟是煮沸的水唤醒了沉睡的壶,还是沉睡的壶催沸了平静的水。一壶一水间,多少曼妙在其中。 茶可清心,也可暖心。静静体味着弘一法师“无上清凉“的意境,花草器物陶壶瓷盏,端的就是为了成就那一壶茶汤的美妙,秋意清凉,只在一茶一壶间,一载春秋又逝。 万物美好,壶在手中央。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紫砂壶壶了,只是今年来得强烈些。兴许是在鹭岛呆了一段时间后,很享受小城慢悠悠的生活,闲聊之余冲泡一壶好茶,感受紫砂壶壶与茶叶在往昔岁月里的厚积蓄香,及今夕与水的完满交融。 其实真正与壶结缘在2005的9月17日,因策划央视中秋晚会主题歌之缘,在故官边中山 公园五色土广场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朱军,带着制壶大师李昌鸿的儿子来到了我们这一桌,因为晚会主题歌《问明月》的作者,两岸词坛泰斗庄奴、乔羽及作曲家谷健芬先生均在我这一桌,李先生分别向三位泰斗赠送了一把壶,庄奴先生知道我有喝茶的习惯随手将壶转赠与我。其后,因一直忙忙碌碌一年也泡不了几次。 而今秋却开始热衷养起了壶,自家壶的把数迅速壮大,一下子有了20多把壶,皆是各种因缘得来的。特别是在与深谙此道的老前辈交流后,获益非浅! 壶是什么?壶是用来喝水的,一把值钱的壶,你舍不得用,视商鼎周彝、汉壁唐镜,供在博古架上,那么它永远只是一把值钱的壶。它永远不会被磕碰,无伤无残,永远没有生命。壶的生命在茶盘里,在茶海里,在于茶碗的交流里,在饮茶人手和口的抚爱里。 人生便是如此,人和人本是一种缘,疼爱你的人,你的冷暖他样样皆知;牵挂你的人,你的苦乐他感同身受。有缘的人,纵使天涯如咫尺,挂心!无缘的人,近在咫尺却像天涯,陌生! 茶,轻抿。浓香,袅绕。一壶老普洗尽铅华,荡去所有云烟,犹如南普陀寺的香火味和鱼木的敲击声,一声声的,仿佛可以把人敲得灵魂出窍,隔绝了所有世俗的纷争,阻挡了所有不单纯的杂质,再伤痕累累的心也能重归平静。哪怕一个人走过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的天空,见证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回忆一次又一次的心痛…… 今日不复,且散去。哪个因果不是早已暗自写下的契约,心甘情愿,非我非谁! 执新制之壶,泡旧日之茶,点点滴滴,是今生要烙的印记。相视莞尔,亦无来去! 耳畔有琴音,谁抚了《流水》?吾与谁饮? 秋风过,冬写意,一壶浓香,静听心语,唯有慢慢老去的茶,慢慢老去的壶,还有我们日渐安定的心陪伴左右。 回眸处,一壶一水间,无上清凉,万象皆静! 时光,这样流过,甚好…… IMG_6015.JPG(114.63 KB, 下载次数: 0)2014-2-24 10:42 上传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祝贺聚会圆满成功!
转发壶友在群里发表的两首打油诗:《唐颂赞》——参加首届壶友交流会有感闽南紫砂壶茶文化,各方壶友聚唐颂。良辰吉日宠受邀,随缘识友谢壶道。许总主持章法无,风格气场我唯独。女乔展示手脚忙,风姿卓越赛杨澜。海哥珍爱刚入行,吾比子解读时大彬的工艺特点期抢收藏。 唐颂文化人气聚,来金遍洒福满地,斌宾得体礼相对,女乔流水心细腻,紫砂壶邂逅创新意,江湖赞声棒第一! DSC_2740.JPG(50.26 KB, 下载次数: 0)2014-2-24 10:45 上传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