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热”账一大堆 秋茶或断档
多年来第一次采不着秋茶
“本来明天要开始采秋茶的。现在没啥可采的了。”8月26日在锡山区锡北镇斗山七星茶场,记者现场看到,茶园里近半茶树属于枯黄的状态,甚至茶园田埂上的“附属”农作物也跟着“没出息”了。“那些都是前阵子种下去的山芋和黄豆,也枯了,长不出东西。”茶场老板金女士指着田埂上的作物告诉记者。当然更令她痛惜的是今年的茶树普遍“烤”到焦黄了。
在250亩茶园里,记者现场看到,种植在平地上的茶树,看似能够及时进行灌溉,却因为太阳直射,而更早进入了枯萎的行列。即使是种在山坡上的茶树,现场远远望去一片翠绿,内里却是一片枯黄。“希望这两天能下点雨,茶树也许还有可能冒点新芽。”不过她忧心忡忡地说,今年秋茶大面积减产已经成为了定局。而在这当地经多见广的老人看来也颇为蹊跷,这么年来还是第一次没能收获到秋茶。斗山是太湖翠竹的故乡,秋茶多半被制作成为碧螺春。金女士的茶园里往年秋茶碧螺春的产量基本稳定在750公斤,但是今年80%的茶叶都将无法收获。老茶客期待的那一口秋茶也多半要因为天气而抱憾。而这在斗山的茶园里也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当地茶叶协会已经对于茶叶减产状况展开调查,本周更将召集茶农们开会共商对策。
“茶园灌溉一直是靠天吃饭。”跟金女士在茶园里转悠,记者也发现斗山这里是典型的“山多河少”的地形。即使在配备了先进灌溉设施的茶园里,也不得不面临另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动力不足以引水上山。而茶树偏偏是一种只能在山坡上才能落地生根的娇贵植物。在斗山白茶园也有白茶是像一般作物那样种植在平地上,也能享受到水稻般的沟渠灌溉。但是在这次连续高温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茶叶枯黄的状况。
“我们也种植了耐旱品种的茶叶,但还是挡不住这种难遇的高温。”据介绍,本质上来说,茶树还是一种对水分要求不高的植物,只需要隔三岔五来点雨水,就足以满足日常生长所需。因此茶农对于茶园的灌溉一直并不重视,很大程度上仰赖老天的雨水。但是一赶上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就是抗旱品种的茶树也挡不住枯黄的命运。
靠天吃饭难免减产,价格也不会高
“春茶减产40%,秋茶减产80%,都是天气惹的祸。”今年的春茶也跟秋茶一般“命途多舛”,原本早早开采,但是很快遭遇3、4月间“四季变幻”的天气,不少芽叶冻结在枝头,而导致大面积减产。而对于金女士这样的茶农来说,茶叶今年是肯定卖不出价钱了。“春茶和秋茶一个价,300元一斤。”跟龙井今年价格大幅缩水所不同的是,无锡地区的茶叶基本还维持着往年平均的价格水平,已然实属不易。“都是老客户拿茶。如果涨价,客户就流失掉了。”
采访中不少茶场老板都告诉记者,今年茶叶生意特别不好做,团购大量减少,只能转而发展一些个体户乃至私营业主作为客户。记者在一些茶场现场看到,她们至今仍然在往外卖茶。但是原本作为接续的秋茶则很有可能要断档了。至于是否会影响到明年的春茶,业内人士则表示,这还是要取决于下半年乃至明年年初的天气,只要雨水稍微充沛一点,春茶的产量、质量还是有一定保障的。(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