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口:昔日茶叶巷得以复制
日期:2013-07-01 浏览:207次 
武汉汉口:昔日茶叶巷得以复制

如今的汉口市一带被誉为叶巷的延伸

  汉口曾经是全国市中心和全国三大叶出口口岸,昔日汉正街市空前繁荣,以至于流传着“不经汉口不香”的说法。在老汉正街里,曾经有一条巷子因商云集而得名“叶巷”,它见证了老汉口在全国市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记者近日探访发现,虽然这条小巷已不存在,但如今屹立在硚口区崇仁路的汉口市,已被人们认为是昔日叶巷的复制和拓展。

  昔日叶巷——

  各类馆多达373家

  据《汉正街市场志》记载,200多年前,山西商人通过汉江航道,在汉正街处打通湖北乃至华中叶远销欧洲的通道后,四川、湖南、安徽、福建等各地的叶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武汉,再从汉口港出口到欧美市场。

  曾经繁华的叶巷到底今在何处?据武汉地方志史志专家董玉梅介绍说,当时汉口有一个叶码头,安徽、湖北,包括福建等产区的货源都源源不断汇聚到武汉叶巷再出口。据记载,当时从汉口港出口的叶,一度占中国叶市场出口量的85%,占世界叶出口量的60%。

  而那时,馆不仅是交易的场所,亦是市民们的休闲之地。《汉口竹枝词》曾记载:清道光末年(公元1841年-1850年),以汉正街为商业主体的汉口市已经是“无数坊列市开,早晨开门夜深关”了。据统计,宣统元年(1909年),汉口共有馆250家,主要分布在汉正街一带。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汉口馆更达到373家。

  馆遍地开花,显示了当时汉正街叶巷叶贸易的繁荣和鼎盛。在汉正街中段的大火路上,就有汉口、龙泉、万利、春来、汉泉等17家大小馆,被称做“干不死的大火路”。

  叶巷复制——

  今日“中南第一市”

  近日,记者多方打听得知,叶巷已不复存在,并且,在现代化商业改造后的汉正街上,也遍寻不着市、馆的踪迹。不过,源远流长的文化,却依旧影响着汉正街上的商业。

  记者在汉正街周边看到不少经营饮器具的商铺,不管是传统的陶瓷制品还是现代钢铁制品,或是玻璃器皿都有销售。而如今崛起在硚口区崇仁路上的汉口市,被业界认为是汉正街叶巷辉煌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被誉为“中南第一市”。每年,湖北叶总量的一半在这里成交。

  记者在汉口市看到,此处密密麻麻分布着200多家铺。据介绍,这些商分别来自湖北、福建、安徽、浙江等地,各家馆里售卖的品牌种类繁多,除了宜昌平湖春、高山、五峰毛尖王等湖北本地名茶外,还有云南普洱、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安溪铁观音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茗品。

  这里的铺里都设有桌。五峰茗的老板,一边为客人泡茶,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品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客人即使不买也会隔三差五地来这儿品品茶,聊聊天。

  据悉,汉口市成立于2000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里的200多个门店早已无法满足商的需求,于是各色馆开始向周边扩散。记者探访发现,如今京汉大道、集贤路、玉带街两旁同样也是馆林立。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heliou12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海峡两岸茶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安召开 下一篇皖茶新角色带来的启示——关于“..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茶叶与医药的不解之缘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赵石麟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大量史料研究表明,自古以来,我国茶与医药卫生结...
茶叶盛世几载 尽看厦门市场
  国内外茶叶风向标直指厦门  说到茶叶,就不得不提厦门,因为在这小小的岛城上,登记在册的茶企就...
茶叶上“走”出的养生之道
茶叶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天天要与茶打交道。古代药典认为:茶叶有收敛、止血、调和碱性药物中毒的作用...
有焦味的茶叶可以泡喝吗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有焦味的茶叶并不太在意。其实,焦味茶叶不宜饮用。有焦味的茶叶可以泡喝吗茶叶...
茶叶养生 长寿不求医
迄今为止,还没有听说过喝茶短寿的,除非他有顽疾在身。福建泉州有位寿星冠军,今年110岁,老人心地善...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