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云峰茶共识
2013年6月13日至14日,“千年茶场·云峰茶韵——磐安茶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绿树浓荫、茶香袅袅的美丽山城磐安召开。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浙江省农业厅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品鉴、交流研讨,对磐安云峰茶形成以下共识:
一、山水磐安孕育绿色生态茶。磐安是发展茶产业的风水宝地,境内山高林密,峰翠谷幽,云雾缭绕,秀溪盘曲,空气纯净,为国家生态县。据科学测算,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0.1%,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高达18060个,大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堪称天然氧吧、浙中净土。好山好水孕育“中国好茶”。此方水土,实属宜茶之境。云峰茶被评为浙江地方名茶十大城市金名片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茶。磐安作为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二、千年茶场见证历史文化茶。磐安茶史渊源流长,人文底蕴深厚。东晋时,道教祖师许逊云游至此,惊鲜茶之优异,遂授之技艺,宣之四方。百姓感其德,为其立庙奉祀,开茶文化之先河。至唐,茶圣陆羽登临,列所产“婺州东白”为名茶,供皇室品用。至宋,古茶场为“榷茶”场所,“设官监之,以进御命”,茶市遗存,国内仅有,遂被列为国家文保单位。“赶茶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临视察,品云峰茶后赞其“回味甘甜”,并拨款修缮古茶场。而今磐安茶文化博物馆依邻而建,周边茶园青翠,乡村茶香飘逸,磐安云峰传承千年历史文化之魂,绍六朝之风,续唐宋之韵,开民俗之先,古老茶乡焕发勃勃生机。
三、佳境良艺成就优质精品茶。磐安云峰系列茶包括针形、扁形、卷曲形、条形,其中扁形茶又称生态龙井,形有区分,品质如一。云峰茶源自一流的生态环境,吸山川灵气,滋春露秋霖,抱烟霞云雾,施有机肥料,用生物法治虫,采摘炒制,手工技艺辅之现代工艺,精工细作,理化与感官品质特别优异:叶芽肥嫩,色绿匀整,滋味醇和,具“色泽翠绿鲜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香气清高持久”之“三绿一香”特色。经检测,无机矿物质多达27种,水浸出物达47%以上,是内质优异的精品茶、放心茶、健康茶。
四、围绕四化打造科技导向茶。磐安咬定“茶树良种化、基地生态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之目标,以科技、经营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品种改良,注重茶叶深加工,建立安全质量检测中心,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全程管理模式,着力打响“磐安云峰”、“生态龙井”区域品牌,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成立茶研会,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乡游,扶持茶产业,壮大茶经济,探索出了一条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磐安云峰茶,千年磨一剑。追溯历史,环顾当代,展望未来,深信磐安云峰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茶经济,必将在持续发展道路上不断超越,创造卓越,为造福种茶人和饮茶人,为浙茶增辉和山区经济发展,再铸新辉煌。
金华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阎寿根:
作为国家级生态县的磐安,得天独厚的宜茶环境,早在唐代磐安产的“婺州东白”就成为贡茶,见证了磐安悠久的产茶历史;被誉为我国茶业发展史“活化石”的玉山古茶场,彰显了磐安茶文化底蕴深厚。
纵观磐安县茶产业发展,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体现了丰富的精神文明。茶与道教(许逊、真君大帝崇拜);茶与市场(古茶场);茶与^***(“设官监之,以进御命”);茶与品牌(唐代贡茶、现代的“磐安云峰”);茶与民俗(赶茶场);茶与建筑(古茶场);茶与药材(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茶与粮食(奉谕禁粮食洋价称头);茶与民歌(《采茶歌》);茶与礼仪(敬客茶、婚礼茶、祭祀茶等);茶与茶诗;茶与茶亭;茶与专著(《玉山古茶场》);茶与影视(专题片);茶馆、茶艺演出、茶与旅游等等无不折射出磐安丰富的茶文化内涵。
我真诚希望当地^***、社会各界、茶界精英、新闻媒体,更加重视茶文化研究,充分利用古茶场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以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磐安茶叶品牌和茶经济发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启坤:
树立大众消费观念,“磐安云峰”不应只是一个地方高档名茶的品牌,应该是包含大众消费系列茶产品的地区公用品牌。要认识到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在“磐安云峰”茶叶系列产品标准确定后,坚持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十分重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不断提高品质”。科学运用拼配技术,尽可能实施“磐安云峰”系列茶产品规模化生产与销售。要逐步实施机采机制,节省采茶工,以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磐安云峰”的茶叶包装式样要相对稳定,要使消费者一见到包装就知道是哪个品牌的产品,包装上的品牌标识要使消费者易认识、易鉴别。包装要鲜明、简洁,使消费者觉得“值”,不采用过度包装,要使消费者觉得不是花钱买包装。要重视品牌的宣传、维护与创新。品牌的宣传是不间断的,要反复地向消费者做宣传。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创建网上营销方式,利用网络宣传品牌,并提供高品质、小份量、价实惠的茶叶产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