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葡萄酒的挂杯现象
日期:2012-03-10 浏览:290次 
读懂葡萄酒的挂杯现象

  为了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需要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旋转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挥发性的香气释放。

  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的时候,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酒泪”(wine tears)或“酒腿”(wine legs),这就是所谓“挂杯现象”。

  酒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干浸出物(除残糖以外所有非挥发性精华物质)也可能比较丰富,相对来说这款酒的口感也会比较丰郁。许多刚接触葡萄酒的新手大概都听过这样的说法:酒泪越多,酒质越好。所以,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以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挂杯的成因

  最早关注挂杯现象的学者,是19世纪的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汤姆森。

  具体到葡萄酒,由于酒精的挥发速度高于水分,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张力的作用下,酒液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泪,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

  由于葡萄酒还含有残糖和甘油,这些黏性物质也会影响到酒泪的密度及下滑速度。残糖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泪的分布越密集,下滑的速度越缓慢。

不要被酒泪误导

  根据“马兰哥尼效应”的物理学解释,酒泪的密度、流动速度和持续时间,也许只能去判断酒精、残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不能去判断酒质的高低。比如一杯酒精含量达14%的加州增芳德,酒泪密度肯定超过酒精含量只有12.5%的勃文章来源华夏酒勃艮第黑比诺,但你能认为那杯加州增芳德的品质高于勃艮第黑比诺吗?

  归根结底,酒质的高低并不是取决于酒精、残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是取决于酒精、残糖、甘油、单宁、酸度和干浸出物的平衡,取决于香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口感的丰郁性和均衡性、色泽的优雅性、余韵的持续性。正因为如此,酒泪的多少从来就不在酒评家的评分范围。

  其实,我们旋转酒杯的原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观察酒泪,而是为了让酒液旋转起来,加快香气的释放。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地把时间浪费在观察酒泪上,而应该迅速把鼻子深入杯口去捕捉香气,更不要因为酒泪而对这杯葡萄酒产生误导。

  当然,酒泪可以作为一种线索,去帮助我们判断产地、年份和发酵工艺等,比如一杯酒泪特别密集的红酒,也许意味着:产自温暖南边?气候炎热的年份?经过低温发酵?

——来自广州金奖红贸易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坏广场

联系电话:020-83030951

Tags: 葡萄酒 现象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JJHMYGS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十二届厦门石材展落幕,山国饮.. 下一篇山国饮艺参加思明区工会“三八”..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叶是蒙古族订婚礼品
在婚礼中以茶为礼的风俗,也普遍流行于各民族。蒙古族订婚、说亲都要带茶叶表示爱情珍贵。回族、满族、...
草帽茶非茶之茶
'客来敬茶'是中华56个民族不约而同又相袭已久的一种礼节。无论是否是产茶区、客人上门先奉上一碗茶表示...
也谈苗族同胞的饮茶习俗
苗族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饮茶成俗,并将茶作为寄托或表达思想感情甚至哲理观念的载体世代相袭。...
读唐代诗人的咏茶诗
茶与诗的“联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因此有“自古诗家多茶客”的说法。唐代诗风盛,煮茶品...
晚上喝茶首推乌龙茶
'晨起一杯滇红,上午闻着龙井香,晚饭后品品乌龙,入夜泡壶玫瑰花茶',这是2011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