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的珍贵古币
日期:2010-04-05 浏览:628次 
恩平的珍贵古币

战国时期“桥形布”

  广东省恩平市一市民收藏有战国时期魏国铸造的铜质货币,据推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此币平首、圆肩、弧档,与战国时期齐、楚、赵、秦、燕、韩各国普遍使用的刀币、布币、圜钱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因其档部如一桥拱,故称“桥形布”。此种币当时在魏国非常流行,但因币形较薄,且年代久远,现存留于世的基本上品相都残缺不全,而该市民收藏的这一古币图形清晰,图案工整对称,品相完好。

  唐宋代古钱币

  恩平市大田镇一吴姓农民曾在自家的菜园地里偶然挖出了600余枚古钱币,经鉴定,确认是唐朝和宋朝两个朝代的古钱币。

  据这位农民介绍,2003年3月15日,他在自家的菜园里挖坑种植作物时,忽然挖出一个陶罐。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陶罐里面有一堆叠成球状的铜钱。他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年代的铜钱,于是专程送到恩城一位对铜钱有收藏兴趣的亲友张先生家里咨询。

  张先生看到这一大堆铜钱,如获至宝,惊喜不已,他立即通知恩平博物馆。博物馆领导闻讯非常重视,即派出考古人员赶到张先生家里,与对古钱币有研究的张先生进行鉴定

  经过秤,这堆钱币重2.75公斤,根据每枚铜钱重量推算,这堆钱币大约由600余枚堆叠而成。整个球状由五枚一串、八枚一串和十枚一串纵横堆叠,工整有序。考古人员认为,可能装钱币的陶罐密封得好,加上埋藏的地方泥土干燥,因此未有一枚残缺。

  据有关专家鉴定,这堆古钱币为小平钱,最早的至今已有1300年,最迟的也有近800年,其中有开元通宝、泉土封宝、天威元宝、天汉元宝、唐国通宝、宗元通宝及太平通宝等20多种。

  清代地方铸币

  钱币一般都由中央铸造,但在清代,地方也可以铸造钱币!一枚恩平铸造的清代钱币出土后,引发了古钱币学家的兴趣。这枚钱币形状如同砝码,重量大约8两。正面上方,铸有“恩平县”三个字,右侧铸“咸丰二年”四字,左侧所铸的字已经模糊,经过细心观察,依稀可辨认出“三月江广源”等字样。

  恩平籍广东收藏家协会会员张先生说,经过鉴定,这枚钱币为银质,计重单位为10两,“江广源”为清代恩平的私人铸造厂,这枚钱币就是“江广源”铸造的。

  这枚古币的发现纯属偶然,2004年,恩城的梁先生将自己乡下一间有400多年历史、已破旧不堪的老祖屋拆毁,准备重建新屋。当天,他雇请几名工人开始拆屋,当工人把一堵古代旧墙推倒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墙角下的污泥中,赫然露出一大堆古钱币,宋、元、明、清代的都有。

  在出土的古币中,有一枚个头硕大,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恩平县”字样。梁先生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恩平也有铸钱,意识到该枚钱币可能具有历史价值,就立即与文物专家取得了联系。

  据梁先生介绍,他家在清代比较富有,同治年间,恩平发生了“土客争斗”的事件,祖先为了逃避“土客之乱”,将积蓄下来的家财埋在地下,逃往他乡。后来,“土客之乱”平息,但埋银却一直没有挖掘。这批古币埋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

  据专家介绍,清代前期铸造钱币并不局限于官方钱局,也可以由官方指定、由地方私人铸造。铸造后,可以打上铸造地的名称和铸造钱币的工场,在全国流通。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历史之见证文物之奇葩 中国钱币之.. 下一篇古钱的作伪与辨伪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  白  星  病
症状又称点星病。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嫩叶、嫩...
茶 树 缺 素 症
症状一缺氮幼叶叶色淡绿,中下部叶片变成柠檬色并逐渐干枯脱落。二缺磷新生长的叶片小且薄,叶柄及叶背...
茶 圆 赤 星 病
症状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新茶园或高山茶区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等部位。叶片染病主要见...
浅谈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对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注解:中国人“以茶待客”、“以茶待酒”,喜欢喝茶听戏;日...
用四种心态喝一杯禅茶
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