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与“标准图像”
日期:2013-02-19 浏览:414次 
书画鉴定与“标准图像”

当代书画鉴定的第三个重要流派是考订派,其重点不在作品的笔墨风格,而在于作品中所出现的图像的考订,如服饰、建筑的形制,避讳的文字等等。对这些内容的认识,主要通过相关文物、文献的研究而获得。所以,这一流派的鉴定家多为学者,某一研究领域的专门家,兼为书画鉴定家。作为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古建筑专家傅熹年先生,他在书画鉴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比之古建筑研究的成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流派,主要适合于宋代以前书画作品的鉴别。因为,其时的书画,尤其是绘画的创作,以“应物象形”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图像的描绘能真实地再现客观的物象;而从元代以后,“应物象形”为“不求形似”所取代,对客观物象的描绘,只是一个约略的意思,而“骨法用笔”也就是笔墨风格的精妙生动则被看作是书画创作的精义所在。因此,反映在嗣后的书画鉴定方面,“目鉴(笔墨风格)为主,考订(图像、文献)为辅”,成为众所公认的鉴定原则。

  考订派在进行鉴别时所据以比较的“标准”,可以称为“标准图像”或“标准图式”。某一时代的典章文物包括服饰、建筑是怎样的形制?诗文、避讳是怎样的情况?等等,它虽然不是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作品,而是综合文物、文献的资料而成,但却是比之“标准作品”还要具体、具象的东西。例如,当所待鉴别的是一件唐代的作品,如果其中的所有图像,均与唐代的“标准图像”相符合,便是真;如果不相符合,即使个别地出现了宋代以后才有的形制,便是伪。又如一件唐人的书法,书写的是一首宋人的诗,或一件元人的作品,出现了清康熙时的避讳,也都是伪作无疑。这一方法,一般只能断前不能断后,也就是说,当一件宋人的作品中,出现了唐代的典章文物制度,或书写了唐人的诗文,而与宋代的“标准图像”不相符合,我们就不能认为它是伪作。此外,对于元代以后大多数文人写意画,尤其是山水、花鸟画,它基本上也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一点,也正是何以书画鉴定要把笔墨风格而不是图像考订作为主要依据的原因;也是何以一些侧重于“图像学”的西方学者在中国画的鉴别方面始终难以入门的原因。

  如上所述实践、经验、考订这三大鉴定流派,并不是截然^***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同时,这三大流派本身,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就像艺术上的风格流派,也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根本是要看鉴定家在某一流派中所取得的成就。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鉴定字画莫入误区 下一篇珐琅器的真伪辨识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闽台端午的“午时水”与“午时茶”
端午将至每年端午节,沐浴午时水、泡饮午时茶是台湾、福建等地民间盛行的一种独特的保健节俗。它比起出...
鉴定研究“红露珍”新品种
通过对茶花dna提取方法和rapd分析,确定一个简单、高效、相对稳定的茶花rapd系统,从众多的引物中选也...
鉴定与利用安吉白茶的特异性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采取边繁育、边研究、边开发的策略,对安吉白茶之特异性状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鉴定...
鉴定与利用安吉白茶的特异性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采取边繁育、边研究、边开发的策略,对安吉白茶之特异性状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鉴定...
“普洱茶”与“道教”的千丝万缕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的本土宗教,随着汉族明清以来迁入思普区而道教随之传入,已有数百年历史,明代崇祯元...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