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茶具的发展历史简介
日期:2010-03-03 浏览:2317次 
元明茶具的发展历史简介

 

   明代具艺术的突出成就,除表现在景德镇瓷器生产的辉煌灿烂外,最值得赞美的便是宜兴紫砂具的异军突起。陶壶与陶盏的创制与普及,最为后人称道,使得饮活动升华到了修心养性、淡雅处世的最高境界,欣赏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一代紫砂精品的风光无限及日后的成就非凡。

    明代品
术的回归,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明代散的直接冲泡,相对于唐宋的煎水煎来说,不太容易瀹出香,这对清心赏茗会带来一些缺憾,紫砂壶体小壁厚,保温性能好,有助于瀹发与保持香,自然就受到了人的欢迎。

    随著供春壶的问世,
紫砂壶的制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朝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大制壶高手。随后又有“壶家妙手称三大”的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及欧正春、蒋时英、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光甫等人的渐入佳境,而使明朝紫砂壶的制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后继有人的喜人景象

       具,品茶之趣,不仅注重叶的色、香、形、味和品茶的心态、环境、友、话题,还要讲究用什么具加以配合。具艺术本身也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尤其今天,作为" "的含义在不断扩大,许许多多没有叶成分的也称作了"",具就更为丰富了。明代许次纾在《疏》中说:"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湏,缺一则废。"一般,品茶者对和水都比较注意,对于器,是四者中最不注意的,甚至认为器与性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这是因为缺乏了解而不理解的结果。

  中国的故乡,也是文化的发源地。具一词,最早见于 西汉 王褒《僮约》中"烹尽具"四字。这个"具"是什么样子,称呼什么,质地和用途如何,都不清楚。

  晋代,士大夫们嗜酒饮,崇尚清谈,促进了民间的饮之风渐兴。到了唐代 ,朝野上下无不饮还在佛、道宗教的影响下,成为款待客宾和祭祀神佛、祖先、亡灵的必备之物。具就成为与饮风气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具的直接视觉感受成为品饮的先导。 陆羽 总结前人用、煮、制、饮的方法,写出了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叶专著--《 经 》,其中就专门讲到了具。《经》中把采、制的工具称为"具",把煮、饮的工具称为"器",和我们现在的称呼不同。本书所说的具,是指煎煮、品饮的各式器具。

  对于具,中国古代人非常看重,给它们取高雅的名称,如给风炉取别号为苦节君,其他具的名称,见之于《考槃余事》有:

  建城--藏茶的箬笼。

  湘筠焙--焙的箱子。

  云屯--盛泉水的罐。

  乌府--炭篮子。

  水曹--洗具的桶。

  鸣泉--煮釜。

  品司--竹编的篓子,放用。

  沉垢--放用过的水,盛器。

  分盈--水杓。

  执权--秤的秤,当时规定一两,二升水。

  合香--盒。

  归洁--洗壶的刷帚。

  商象--古石鼎。

  降红--火筷子。

  啜香--杯。

  易持--杯托。

  国风--扇炉之扇。

  撩云--勺。

  共有27种之多。宋代,对具统称"玉川先生"(卢仝号),《具图赞》把12种具称为"十二先生",并取了姓名、字、号(日本的《寮图赞》也把具分列"十八客",各取了姓名、字、号)。像风炉,尊称为卢相国,取名鼎,字师古,号调和先生,其他具还有:

    砂丞相--名涛,字松声,号鼓浪居士。

    漆雕秘阁--名承,字易持,号古台老人。

    竺秘书--名密,字合香,号湘阴公子。

    霍将军--名扫,字兴迹,号清净真隐。

    平节度--名则,字公平,号思齐闲人。

  叶与具是不可分离的,具是随着饮方法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来的。具,历来是非常讲究的。品茶不仅仅是生理上需要饮水解渴,并且升华到一种文化,为全民族所共有。 汉族 、蒙族、 藏族 、维族以及西南众多的 少数民族 ,他们在语言、文字、习俗方面不管有多大差异,然而,饮品茶、使用讲究的具是一致的。具是珠联璧合的文化载体。范仲庵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苏东坡的"潞公煎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等等,都是借具之美烘托佳茗之精。如果叶上乘,具粗俗不堪,品饮时就会大煞风景,情趣大减,故古人诙谐地比喻说"瓶用瓦,如乘跛马"。

  具与陶瓷的发展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器有土陶-硬陶-釉陶的发展过程,表明着人们对于烧陶火度技术的掌握也由低级发展到高级。釉陶火度再高上去就可以烧成瓷器了。有了这比陶器细润光亮的瓷,陶具也就逐渐为瓷质具所代替。从晋代开始, 青瓷 具生产较多。南方是当时青瓷的重要产地;在北方,则出现了白瓷具。

  陆羽在《经》中品定说:"碗,越州上。"越州的具,就是指今天浙江余姚、上虞一带越窑的产品。他还把越窑和河北任丘的刑窑进行对比。他说:有人说刑州的窑比越州的窑烧得好,那是不对的。如果说邢州窑瓷器像银子一样明亮,那越州窑的就像玉一样晶莹;如果邢州窑像雪一样洁白,那越州窑就像水一样透亮。邢州窑瓷白,汤倒在里面呈红色的;越州窑瓷青,汤在里面是绿色的。陆羽还引用了晋代杜毓《荈赋》的诗句,"器择陶拣,出自东瓯",品定器东瓯瓷为最好。"东瓯",指的就是浙江温州一带。东瓯瓷,碗沿不向外卷,而碗底又慢慢向上舒卷,盛水约半升左右,大小适合。越州窑和湖南长沙的岳州窑色泽都是青的,有助于显出的本色来。在陆羽看来,盛入汤之后呈红、褐、黑色的具,就不能算好的具了。当时,南方烧瓷技术超过北方,岳州窑的彩瓷、四川大邑窑的白瓷碗都很有名。大诗人杜甫称赞了大邑窑:"大邑烧窑轻且坚,如叩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由于的不同,各个地区的具在同一时代中也不一致。在宋代就有了盏,而且是斗品评的重要具。当时,烧瓷技术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形成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

  元代,青花具声名鹊起,因为在白瓷上缀以青色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青花瓷在烧制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又在艺术造型上不断追求,把流嘴从 宋 代的肩部移至壶腹部,受到了国内外的推崇。日本茶道 开山之祖村田珠光(1423~1502)最喜爱这种青花茶具,后来日本就把它定名为"珠光青瓷"。

  从元到明这一时期中,与瓷具同时发展的,就是至今不衰的宜兴陶了。

  "景瓷宜陶",并驾齐驱,在烧制、釉色、造型上都有了极高度的革新发展。从具上说,由于明代把宋以后的"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方法从煮饮变为泡饮,为宜兴紫砂壶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元。具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在多样化方面不断增强其艺术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品茶的过程中,欣赏各式的具就成为一项自然衍生的程序,一种愉悦的审美过程。

  具和饮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唐代用的是饼,饮用前要炙烤、碾粉、过筛。煎煮的时候,有的还加有姜、葱、盐等佐料,煎成以后的浓度因各人的口味不同,备有一种壶形的注水器,用作浓度不同的冲淡。这种在晋代就有的器皿,因为壶嘴上塑有公鸡的鸡冠,称为"鸡头流子"。把壶嘴称流子,今天的制壶艺人还是这样称呼。在唐代,改称为"注子"。关于注子是酒具还是具,考古学家们一直有争议。直到1981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坍塌,于1987年4月3日发掘了塔基下的唐代地宫,发现了前所未见的一大批宫廷用具,其中就有沉睡了1100多年的注子,说明注子既可以用于斟,也可用于斟酒。

  刚煎煮的汤很热,为了使用方便,又出现了一种可托碗的托盘。这种托盘能载不少杯樽,故古人取其名为"舟",近代人叫它"船子"。这种托和清代普遍使用的盛盅的盏托又是不同的。

  盏、盏盖和托三位一体。四川人就特别喜欢喝盖碗。它有四大好处,一是盅小于碗,上大下小,注水方便,还能让叶沉积于底,添水时叶翻滚,易于泡出汁;二是上有隆起的盖,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易凝聚香,还可以用来遮挡沫,饮时不使沫沾唇;三是有了托,不会烫手,也防止从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特别在礼节上,端起上有盏的托送至客人面前,具有一种"端敬客"的礼仪;四是保温性好。

  从汉至唐宋,随着制和饮风习的发展,从饼碾碎煎煮加佐料到不加佐料,及至元末改用了散煎煮,明代则直接用开水泡饮,具也随之从庞杂而变为精简了,从而出现盏、杯、壶这些专为品茶而用的器皿逐渐定型了。嗣后,人们从具的质量和性能上也开始进一步予以专门研究。这和许多学科一样,分类愈细,钻研愈深。

  在唐代中期到明代中期的800多年间,随着制、饮的变化,具的变化也有民间与宫廷之间的差异。陆羽作为一个平民,他虽然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化的论著《经》,可是由于时代和个人经历的限制,他所论述的之具、之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唐代是中华民族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朝代,"王公上下无不饮"的风气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安定作基础的。
 
安史之乱中,陆羽流寓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尤其在湖州定居达26年,所写的之源,之事,不免都以江浙一带的为主。他在唐大历五年(770)推荐湖州长兴的"顾渚"为贡,在此之前的广德年间(763),他把 宜兴的"阳羡"推为贡。当时全国列为贡有17种,分布在今鄂、川、陕、苏、浙、赣、闽、皖、湘、豫等省,大部分不是陆羽一一推荐,他也不可能一一考察,更不可能对唐代宫廷事加以记载。因此,之器就需要加以补述,这方面,法门寺地宫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佐证。

  具的质地有 金 、银 、铜 、锡 、漆器 、水晶 、玛瑙 、竹制品及 玻璃 等。除玻璃外,这些质地的具并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还被许多人所摒弃。如明代的张谦德就把金、银具列为次等,把铜、锡具列为下等。《 红楼梦 》里妙玉以"绿玉斗"碗沏招待宝玉,那摆的是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该当用玉器。在一本小说中,写了曹雪芹和他表兄喝时的具:一个雪花蓝高颈瓷壶,打开壶盖,里面有个瓷球,瓷球里可以放进叶。泡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壶中将壶烫热,然后将水倒尽,放入瓷球,再将开水徐徐冲下,旋紧瓶盖闷好。每人面前放一套成化窑的蓝花盖碗,花色淡雅,款式各异。盖碗下边有托,是雕花描红的一朵盛开莲花,盖碗就放在花心中间的圆圈上。莲花下又有一个一寸多高的倒喇叭形圆座……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晚 清 的具制作已是非常地讲究和华贵了。

0

Tags: 元明 茶具 发展历史 简介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玩物不丧志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白瓷茶具的文化简介 下一篇“魔壶”千年前的精美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南京雨花茶简介
南京雨花茶因产南京雨花台而得名。雨花茶创制于1958年,算不上是历史名茶。此茶以其优良的品质曾先后数...
保靖岚针茶简介
保靖岚针产于湖南保靖县。境内有吕洞、白云两座大山,白云山最高峰海拔1300米。品质特征:外形紧细似针...
狮口银芽茶简介
狮口银牙产于湖南省古丈县古阳河畔的狮子口一带。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如雄狮怒吼之状,终年云雾缭绕,雨...
茅山青锋茶简介
茅山青锋茶,产于江苏省山势巍峨、景色宜人的茅山东麓金坛市国营茅麓茶场。1982年研制成功,属特种茶类...
矢志技术创新,促进茶业繁荣——记四川茶叶发展奠基人之一裘览耕先生
  裘览耕,1919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雅璜村一个贫苦茶农家庭。1937年3月,18岁的他考进了浙江省茶业...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