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和斯里兰卡瓷器的渊源
斯里兰卡与印度仅一水之隔,古称“锡兰”,是区分印度洋上的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湾的重要区域。斯里兰卡在印度洋上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基地和中国陶瓷的出土地,古代中国人也称它为“狮子国”。
在印度阿育王时代,它是联系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枢纽,从东西两方驶来的船舶,都在这里停泊。考古证实:在迪迪伽马遗址的佛塔处发现了越窑青瓷残片;在马霍城塞出土有越窑青瓷狮子头;在马纳尔州满泰地区的古港遗址,发现有9~10世纪的越窑青瓷。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来自中国的瓷器
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石碑大厅里收藏了“郑和碑”,这块刻有龙纹、汉字,明显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碑,在一片斯里兰卡的碑林中,显得极不寻常—这就是著名的郑和布施碑。这块碑,于1911年在斯南部港口城市加勒被工程师HF托马林发现于克里普斯路,当时碑文朝下盖在一个管道口上。
这块石碑的发现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剑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吉里斯教授认为,它消除了人们在郑和访斯确切时间问题上的疑问,因其清楚表明郑和在1409年前后曾数次访问斯里兰卡(当时称为锡兰山)。
这表明在郑和访问期间,两国在贸易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同时给斯里兰卡也带来了大量的中国瓷器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