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龙纹和九龙闹海
穿花龙纹
穿花龙纹又称“串花龙纹”,“花间龙纹”,一种典型的龙纹,表现龙在花枝间穿行。 五代越窑青瓷已见龙与蔓草相配的纹饰,明代主要以青花描绘,也有用五彩的,穿花龙纹此时期运用较多。明宣德青花扁瓶,以青花描绘缠绕的花枝和穿行其间的龙纹。
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花僧帽壶,在颈部绘缠枝游龙纹。正德时穿花龙纹最盛行,盘、碗、渣斗、壶、花觚上较为常见。弘治朝青花瓷(器)中有龙游戏于莲塘中的纹样,称“莲池龙纹”或“莲池游龙纹”。
九龙闹海
瓷器装饰题材。以海水作地,波涛汹涌中有龙九条,谓九龙闹海。这类题材多以青花作海水,矾红绘龙纹,红、蓝相映,呈色浓艳。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赏析:青花九龙闹海纹碗,明成化,高7.8cm,口径17.2cm,足径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外口绘钱纹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绘不同形态的龙9条。碗内底青花双圈内饰海水龙纹。圈足内施白釉,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器纹饰生动,腹部淡描海水,浓绘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称,此器青花深浅相衬,更烘托出神龙之矫健,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