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捐赠西汉漆器七子奁盒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播出了徐州收藏家张继超先生将专家鉴定为价值500万元的西汉漆器精品七子奁盒捐赠给南京博物院的义举,观众看后莫不赞叹张先生关心热爱我国文博事业的一片爱心。最近,笔者在南京博物院采访,就便欣赏了刚刚上柜展出的张继超先生所捐赠的西汉漆器精品七子奁盒。
七子奁盒的名称分开叫,七只小件应该叫做“彩绘贴银箔云兽纹七子奁”,盛放七子奁的一只大盒叫做“朱漆描金平脱卷草鸟兽纹七子奁盒”,简称“七子奁盒”。奁盒为古代妇女梳妆打扮所用的用具,汉代十分盛行。不过一般人家的梳妆用具价值并不高,仅仅实用而已。而富贵人家以至豪族大家闺秀甚至皇家后妃那就大有讲究了。
这套奁盒非常完整,漆色清亮,花纹精美,上面饰有民间所称的螭虎纹、缠枝纹等,纵横交错,整器细腻流畅,十分美观漂亮。据南京博物院介绍,这套西汉时的漆器七子奁盒1974年出土于江苏盱眙东阳汉墓,后流失于民间。这套漆器是大奁盒里面放置着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盒7件,为夹(左纟+右上宀+右下一)胎,全套漆器均内髹朱漆、外髹褐漆,再以朱红漆在器物表面绘出云气纹、圆点纹,以及不规则的几何纹等图案。细观每件奁盒,但见奁盖的顶部都嵌有柿蒂纹银箔。其中最大一只奁盒的盖顶以及周壁还分别用银箔平脱异兽纹。纵观这一套奁盒,其制作之精工细致,线条之遒美流畅,形象之生动逼真,真是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据专家讲,这七只奁盒各有用处,所装物品皆有区别。小圆盒内一般装有脂粉,马蹄形盒内一般装有木梳和篦子,其他几件小盒内则分别装着铜刷、毛笔等梳妆用具。
西汉七子奁盒的捐赠者张继超先生爱好收藏,现为徐州民间收藏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民间收藏研究会常务理事。平时主要收藏玉器、铜器、漆器、字画等。大约两年前,一位南方藏友给张继超先生打来电话,说他收藏到一套精美漆器,并询问他是否也喜爱。因为张继超主藏品中就有漆器这一项,当藏友将这套精美的漆器展现在张继超面前时,张继超立即被那完美的造型、精致的漆艺,以及栩栩如生的螭虎纹、缠枝纹所震惊。后与这位藏友几经协商,终于用自己的几件玉器和一件精美的瓷器交换到了这套漆器。
这套精美的西汉漆器到手后,张继超立即使用民间土法将这套漆器保存起来。其间耗费了他许多心血,他又是向同行、专家请教,又是查找资料,力图搞清这套漆器的来历。收藏中,张继超几经考虑,认为这套精美的漆器藏品是先辈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又历经数千年流传至今,十分难得,它应当属于民族的、国家的,于是萌发了捐赠给国家收藏的想法。去年张继超在徐州见到南京博物院的专家时表示了有意捐赠七子奁盒的意向。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在徐州为张继超先生录制青铜器专题节目时,发现了这套七子奁盒,并邀请他去央视《鉴宝》节目做客。

七子奁盒拿到北京后,国家文物局领导请我国漆器鉴定权威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久芳、夏更起两位先生作了权威的鉴定。在央视鉴宝演播室现场,张继超当即表示愿意将经专家鉴定过的这套精美的价值500万元的西汉七子奁盒无偿捐献给南京博物院。为此,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先生还专程赶到节目现场,接受并感谢了张继超先生的这一无私捐赠。其后不久,南京博物院又专门为张继超先生这一捐赠义举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