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绢《离骚经》之比较研究
日期:2014-09-19 浏览:333次 
纸绢《离骚经》之比较研究

  作为文物收藏与品评的标准,应该由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准两个方面组成,在传世定论的书画艺术品当中我们已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分出级别,分级庋藏。我们不应该将文物鉴定家和艺术鉴赏家各自讨论鉴定文物艺术品的标准生硬的分开(各有侧重应当允许),以致产生只要是老的名人的就收,或者只要是“美”的“艺术”的就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正是由于文物鉴定与艺术鉴赏没有分开,才使我们在博物馆中得睹古往今来大量的优秀文物艺术品,反之则有滥竽充数之嫌和给科学研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对于一件文物优劣的品评,必须强调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准,但对于“一式两份”的作品来说,应该择其艺术价值高的来收藏,为避免鱼目混珠,如暂时难以甄别,则要审慎,宁可存疑,万勿骤下结论。

  

2005年7月5日《中国文物报收藏鉴赏周刊》5版,发表署名文章《纸绢两本米芾〈离骚经〉之比较研究》,洋洋洒洒一整版,很是可观。出于对书法艺术的偏爱,读了之后,有些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对于文物鉴定来说,可以从文献和艺术水准的角度来判别真伪。如果抛开真伪,以纯艺术水准论高低的话,则必须选择艺术水准相对高的,这其中离不开对原作者的艺术风格充分研究、理解、吃透,才可以产生一种“直觉”。在宋四家书法中,米芾的作品是最意气风发的,得到了后世许多人的喜爱,但米芾的字很难学得像,其中主要一个问题,就是米字的笔法甚难模仿,他尝言“善书者只一笔,我独有四面”,可见其用笔技巧甚深。不写米字而改为欣赏米字,这便应了古人所说“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能够以旁观者的眼光仔细观察“善写者”的误差,这恐怕是书画行里通行的观点。书画鉴定大家张珩同志曾经对鉴定书画说过言简意赅的的话,大意是万人之中找熟人,一眼便可认出。但这个“认出”可不是凭空的想像,抑或是“天才灵感”的闪现,而是要建立在千万次的与古代法帖交流对话、对古代文献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以及自己日常临池不辍的笔法研究,其中,尤其要对原作者的艺术风格成竹在胸才可做到。除此,仅依据跋文、观款、印章、著录等而忽略书法艺术本身的优劣,都是不全面的,反之亦然。

  

《纸绢两本米芾〈离骚经〉之比较研究》一文不可谓说之不细,但却于米芾书法艺术本身以及笔法技巧等方面却有些忽略。我们知道宋四家的书法艺术各有千秋,除了蔡襄稍嫌传统被米芾称之为“勒字”外,其余三家皆风标自立,尤以米芾传统创新兼而有之。米芾尝评价苏轼和黄庭坚书法说,“东坡画字,山谷描字”,而说到他自己,则以一句“臣刷字”而概括之。这个“刷”字,代表了速度。我们知道,写字想慢不难,写坏了至多就是“蒸饼”而已,想快却极不容易,不是丢三落四就是点画荒率,庶几难以成字。米芾的书法风格就是建立在一个速度的基础上,不知速度,可以说便不知米书,但速度快了,则见骨不见肉,反之则见肉不见骨。米芾在“刷”字的过程中却处理得很好,加上他独有的结字方式和字行之间的位置感,使之既保证了字态丰匀又具有飞动之势,这就是苏东坡评价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但在绢本《离骚经》的整体规模上,却看不出这种艺术风格,大悖“瘦不露骨,肥不剩肉”的意趣,颇有些支离的感觉,看不出米书的精、气、神(至于点画的安排,用笔的起止以及偏旁部首等,亦与米书定论的作品差之甚远,限于篇幅可另文讨论)。在《纸绢两本米芾〈离骚经〉之比较研究》文章前有一段介绍文字说:“最近在北京诚铭国际拍卖(北京)有限公司看到一件米芾《离骚经》,行楷书,绢本,纵45.1厘米,横929.2厘米。”文中标明是件“行楷书”作品,我们可以作一比较,同为行楷书的米书《向太后挽词》,虽然是为皇家所书,未免有些谨慎,但米氏风格还是让人一览无余。不仅如此,《向太后挽词》中的任何一字均可展大为尺,而不失米书茂密雄强、瑰伟酣畅之致,但绢本《离骚经》与之相比就相形见绌了,甭说展大成尺,放之三寸便顾此失彼了。

 

 米芾对自己书法有过一番话说:“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齐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这里面我们可以分出几个意思,一是米书的严谨,小字如大字,只有悬肘或悬腕才能做到。绢本《离骚经》全文,雄强茂密之处是看不到的,这是书写者不能做到悬肘或悬腕所致,因此在约束全篇的时候难以做到通观全局,有不似米书的艺术风格,这是熟读米书的人都能一眼望穿的。二是米书的备齐古雅,米芾推崇传统,但又不囿于过去,他在继承二王法乳之余,却能阐发己意,所书姿致妍丽,通篇淋漓畅快,黄庭坚说的“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当所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即是此意,而绢本《离骚经》中,通篇看不到雄强的笔势,看不到波澜起伏而又沉着痛快之处,于理不似,于情不快。三是取诸长总而成之,即是说自己的风格在“集古字”的基础上终成一家面貌。我们要特别注意,“集古字”必须要进得去还得出得来,否则世上便没有米书了。书家的风格一经形成是难以改变的,如果说到变,那也是从稚嫩到成熟,用个形容词儿来说,不外乎是从清劲流宕到奔放老辣而已,这在米芾个人风格而言是一以贯之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纸绢两本米芾〈离骚经〉之比较研究》中列举的两本之中相同字的比较(仅以报上发表的图片为依据)。

  

首先看纸绢本中的“余”和“骚”字。

  

问题均在两字的捺笔上。米芾在书法用笔上是深谙古法的,可以说已经到了苦心孤诣的程度,虽然他谑言“八面锋尚且不够”,但纵观他的书法作品,也只是正侧锋互用,而绝少偏锋。正锋自不待言,侧锋和偏锋却是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逆锋用笔,虽侧亦正,一个是顺锋拖笔,乍一看是那么回事,细一看却很飘浮,不够沉着。故纸绢两本一含蓄一暴露,瑕瑜自见,而这一捺,纸本是三折用笔,委婉而下,绢本则是一拖而过,全无顿挫之美,这里面便有似与不似之分了。

  

次看纸绢本中的“忽”和“其”二字。

  

“忽”字的头一画,纸本用的是侧锋,绢本用的是正锋。二字互较,一字领头一笔即生机勃勃,侧锋一拓直下,整个字峻利爽快,精神焕然;而绢本则显得缺乏统领之笔,起笔过重收笔过速,神态委顿,乏善可陈。米芾既承山阴余绪,必于二王笔法了然于胸,岂可不知山阴笔法的正侧互用,岂可不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活泼?奈何以此火箸之法一涂到底?正是有此不该的忽略!

绢本“其”字两竖均不是米法,其行笔犹豫不说,“快剑斫阵”之意尽失,左一竖肥厚臃肿,右一竖迟疑不决,如果不是写者当时精神涣散,必是比照原本临摹,而纸本却没有这个瑕疵,至少说还是米书的味道。附带说一句,米芾写字是很讲究的,纸不好不写,墨不好不写,笔不好不写,如此等等。尽管文人无行,但说到看家本事他还是相当认真的。

再看纸绢本中的“申”和“群”字。

“申”字讨论的焦点就在这一竖上,书法上讲到竖笔,尤其是关键一笔,每每以“万岁枯藤”喻之,古人也有“将欲往之,必先敛之”的话,这一竖写得如何有弹性,在于书写者对书写技巧的理解,绝不可看着有空而一拽直下,还强之曰“自然之势”,其实这是俗书,更何况墨枯笔乏,变成强弩之末就更属不该,颜真卿“屋漏痕”的深意在此能发人深省。

“群”字的关键就在这一撇上。

撇带回钩的是隶书笔法,而楷行草书的一撇,都应该是撇出,《向太后挽词》中的群字、《苕溪诗卷》中的群字均无此种写法。

最后再谈谈关于绢本《离骚经》的书写格式。

宋人书写的格式,通常都是行距宽字距窄的模式,米芾的大部分作品亦不例外,如《向太后挽词》、《苕溪诗卷》、《吴江舟中诗卷》、《砂步诗帖》以及《虹县诗》等,唯有一个《蜀素帖》例外,可能是因为加了乌丝栏,用笔不能恣意所致。绢本《离骚经》的布局不论行距还是字距都不是米芾通用的格式,在此提出疑问。

综上所述,纸绢二本《离骚经》,不论是一眼看还是仔细琢磨,前者总还都是似,而后者则是不似。以上仅是笔者观报之余有感而发,欢迎大家批评。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本朱熹款诗册真伪辨 下一篇一本绘画理论书籍中的“珍品”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医生表示 凉茶要热喝不能凉喝
喝凉茶,不单是南方人喜欢的降暑饮料,近年来也在北方夏季流行开来,尤其是凉茶特殊的中药材配料,使得...
秋季身体虚弱 喝茶补气
时至寒露,早晚温差逐渐加大,许多有经验的主妇都知道秋天进补很有必要,然则,进入秋季,身体新陈代谢...
中国古代茶叶的专卖制度
中国是文明古国,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宋、元、明、清都实行茶叶专卖制度,尤以北宋茶叶专卖法...
痛风茶疗法 八宝痛风茶
目前,一种治疗痛风的新型药茶组合在我市上市以来,得到很多痛风患者的好评。据华强北女人世界对面庄生...
从艳姬董小宛饮茶看茶叶的养生功效
茶可伴书,可伴琴,可伴棋,可伴羽毛画扇轻摇,但这些伴当,都在茶身之外。茶里头是不能掺物的,蔡君谟...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